当前位置: 万象 >> 万象酒店 >> 中国人的菜谱包罗万象,唯独漏了猫,真的不
中国古代一直都是农业国家,民以食为天是人们的普遍认知,人口众多,产量不高的农业一直存在。中国人为了生存下去,餐桌上有了很多来自大自然的动植物,中国的餐桌上只要是可以吃的,都会出现。
在熟悉的动物里面猫肉可是我们很多中国人没有见到过的,中国人人真的不吃猫肉吗?肯定是不对的。
其实中国人不是不吃猫肉,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在我国的北方,很少有人吃猫肉。而在广东的餐馆里,你会看到一道名叫“龙虎斗”的著名粤菜,它的食材之一便是猫肉。甚至中医里还认为猫肉有滋补的功效,它能“补虚劳,祛风湿”。
所以中国人也吃猫你知道了?
但是为什么没有吃猫肉没有普及呢。很多朋友肯定会说。《本草纲目》中给出了确切的答案:“猫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就是肉不好吃,要说今天我也这样说那就没有意思了。我们追寻古人的脚步去看下原因吧。
根据《诗经》、《礼记》的记载,中国人养猫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专家考古曾经发现了四千多年前猫咪的踪迹,虽然最早的时间尚有争议,但是猫咪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宠物是在唐朝以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猫虽然在我们国家出现的时间早,但是长时间都在上层圈子,没有来到百姓家,上层人是不缺少食物的要说吃猫肉顶多是好奇。从时间上猫肉走向餐桌的时间短,即使是“龙虎斗”的著名粤菜也才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人很迷信。猫咪昼伏夜出,在黑暗中它们的眼睛还能发亮,随着光线的变化收缩瞳孔。尤其是大半夜在野外看到一只睁着眼睛盯着你看的玄猫(泛指浑身黑色),立马会觉得周围冷风袭来,莫名凉飕飕的。古人的《山海经》、《异物志》、《百鬼录》中也编造了各种猫的灵异故事,再加上猫咪、尤其是黑猫身上各种各样的神秘传言,中国人就逐渐就养成了不吃猫肉的习惯,认为吃猫肉会给自己带来厄运、会有报应等等。
而且相较于狗而言,猫的体型差不多都是偏瘦小的,而且生长的速度又很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不适合人类作为长期的肉类来大量食用的,成本太高了。而且猫的警惕性要比其它动物要强。他们身手敏捷,反应迅速快比较擅长翻墙,或者是爬到比较高的树上,那么许多人在抓捕的时候,就会遇到种种难题,还有一点就是猫的爪子非常锋利,很容易会把追捕他们的人抓伤,会有感染上病毒的危险,所以很少有人来捉猫。
猫肉的味道是甘酸的,跟兔子肉口感相识,有一股淡淡的羊膻味。现在为我们的调料怎么多处理味道不是问题,猫以肮脏和传播疫病的老鼠为主食,人们有理由怀疑猫的身上也带有各种未知的疫病和细菌,所以选择了不吃猫肉,还是人们内心不接受,你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