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教学风采父子对话中的教育智慧

发布时间:2022/5/12 14:20:29   点击数:
北京看雀斑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726/9233198.html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世界、不断塑造人格、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年龄关系,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让他们感到困惑的事情或现象,并随时向家长求解。此刻,家长如何给孩子解释他们眼睛看到的现状,考验着每一位家长的家教理念和教育机智。

虽说社会万象难免对孩子有诸多影响,然而生活即教育,只要家长掌握教育方法,不断修炼自身品格,在生活中时时处处以身示范、机智施教就一定能培养出一个三观正确、品质优良、学习优秀的佼佼者。本期,我们分享几则一位父亲在日常对话中对儿子的教育片段。这些对话,通过问答的形式,把一些生活中最常见却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有趣地反映出来,以小见大,让人受益匪浅。

1、责任和担当

儿两岁。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

一分钟余,父走向桌子,大声问:

“桌子呀,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

儿止哭,泪眼看父。父抚桌,冲儿问:

“谁呀?谁撞疼了桌子?”

“我,爸爸,我撞的!”

“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

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

——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2、控制情绪

儿3岁。无故大哭,父问:

“咋了,哪不舒服?”

“没有不舒服。”

“那为什么哭!”

“就是要哭!”——明显撒娇。

“好吧,你要哭我们都没意见,可是你在这儿哭不合适,会打扰别人的,爸爸给你找个地方,你一个人好好哭,哭够了再叫我。”

说完让儿进了卧室:“哭完了敲门。”

2分钟,儿拍门:“爸爸,爸爸,我哭完了!”

“好,哭完了?哭完了就出来吧。”

——此后,儿慢慢学会了控制情绪。

3、三思而后行

儿5岁。傍晚,牵儿散步经小桥,桥下碧水见底,暗流汹涌。

儿仰头看我:“爸爸,小河好美,我想跳下去游泳。”

父一愣:“好吧,爸爸跟你一起。不过我们先回家,换一下衣服。”

回家,儿换衣毕,见一盆水在面前,困惑。

“儿子,下水游泳得把脸埋进水里,这你懂吧?”儿点头。

“那我们现在就先练习一下,看看你能埋多久。”我看表。

“好!”儿把脸埋进水里,豪气冲天?仅10秒:

“呸呸,爸爸,呛水了,好难受。”

“是吗?那跳到河里,可能会更难受些。”

“爸爸,我们可以不去吗?”

“好吧,不去就不去了。”

——从此,儿学会了谨慎而不冒失,三思而后行。

4、选择和代价

儿8岁,顽皮,与大同学打架。伤痕累累,回,大哭不止。

“愤怒?”

“愤怒!”儿嚎啕。

“你打算怎么办?”再问,“需要爸爸为你做点什么?”

“爸爸,我要找块砖头,明天从背后去砸他!”

“嗯,爸爸这就去准备一下。”父上楼。

约20分钟,父从楼上搬一大堆衣服及棉被?

“儿子,你决定了吗?是用砖头!”

“但是,爸爸,你搬那么多衣服被子干吗?”儿困惑。

“儿子,是这样的:如果你用砖头砸他,伤的轻了,警察就会把我们带走,在监狱里大概只要住一个月,我们就带些短衣薄被就可以;伤的重了,那么我们在监狱里至少3年回不来,我们可要多带些衣服被子,四季都要带齐?”

“要这样的?”儿惊愕。

“是这样的,法律是这样规定的!”父趁机普法。

“爸爸,那我们就不干了吧!”

“儿子,你不是很愤怒吗?”

“爸爸,我已经不愤怒了,其实我也有错。”儿脸红。

“好,爸爸支持你!”

——自此,儿学会了选择和代价。

5、经得起诱惑

儿6岁,好吃。某晚,放学经麦当劳,驻足:

“爸爸,麦当劳!”——垂涎欲滴。

“嗯,麦当劳!想吃?”

“想吃!”

“儿子,一个人想吃就吃,不是英雄;想吃而能不吃,才叫英雄。”

接着问:“儿子,你想不想做英雄?”

“爸爸,我当然想做英雄!”

“那好!英雄,想吃麦当劳时要怎样呢?”

“能不吃!”很坚定!

“太棒了,英雄!回家吧。”

儿流着口水,随父回。

——从此,儿学会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经得起诱惑。

6、喜欢不喜欢的人

儿9岁,四年级,数学不及格,闷闷不乐。

“怎么了?考试不及格,还给我们脸色。”

“因为数学老师很讨厌,她的课不爱听。”——理直气壮。

“哦,怎么个讨厌法?”父很感兴趣。

“??......??”儿说了很多,“总之她不喜欢我。”

“哦,别人喜欢你,你就喜欢她;别人不喜欢你,你就讨厌她。这说明你是个主动的人还是被动的人?”

“是个被动的人!”儿子回答。

“是强者,还是弱者?开阔还是狭隘?”父继续问。

“是弱者!狭隘!”儿怯怯。

“那你要做强者,还是弱者?开阔者还是狭隘者?”

“做强者!做心胸开阔的人。爸爸,我知道了:无论老师喜不喜欢我,我都应该去喜欢她,尊敬她,并且喜欢她的课,做一个强者。”

——此后,儿开心上学,数学从此优秀,并懂得了喜欢自己不喜欢的人。

7、原则和自律

儿10岁,玩游戏。妻屡教,子不改。

“儿子,听说你每天玩这个?”父指着电脑。

“嗯。”——承认,低头!

“每次玩完之后,什么感受?”

“茫然,空虚,没劲,自责,看不起自已?”

“那为什么还玩呢?把持不住自己,是不?”

“是的,爸爸。”儿很无助。

“好!爸爸帮助你!”父搬来电脑,给儿子一小锤,“儿子,砸了它!”

“爸爸!”儿惊愕!

“砸了它,爸爸可以没有电脑,但不能没了儿子!”

儿流泪,亲手砸了电脑!

——从此,儿懂得了什么叫原则和自律。

8、孝敬长辈

儿11岁。一日,儿接

“爸爸,您好!”——很兴奋!

“嗯,好!奶奶呢?请奶奶听电话。"

“爸爸,你为什么每天只给奶奶打电话呀?"

“这有什么好奇怪?因为她是我妈!"

“那我呢?我也想你们!"

“你也可以打电话找你妈呀!"

“哦!"

——从此,妻每天总能接到儿子问候,风雨无阻!

9、化短为长

儿13岁,喜好音乐。一日放学对父亲说:

“爸爸,我们学校成立了一个乐队,我想去参加。”

“这很好啊!”

“可学校还说乐器要自己带,我也知道咱家没钱买乐器。”

“孩子,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矛盾我们都能解决,但我们可以试着转化。”

父盯了儿子半天,递过一根筷子,

“比如,你可以争取在乐队当个指挥。”

——次日放学归,儿果然做了乐队指挥并从此学会了化短为长。

10、真正的美丑

儿14岁,走亲戚归。一身名牌,发型前卫,得意洋洋:

“妈妈,我帅吗?二伯家哥哥给的衣服、鞋子,XX牌子的,很贵的哦。”

“奶奶,你看我的头发,哥哥带我去剪的,前面特别长,酷不酷?”

儿象一只蝴蝶,满屋子飞,父视而不见?

两日后,儿在镜前,自我陶醉。父悄然立其身后:

“打扮成这样累不累呀,儿子?”

“可别人都说这样很美,不丑啊!”儿茫然。

“丑之所以丑,不是因为真丑,而是人们叫它丑。美之所以美,不是因为真美,而是人们叫她美。所以,美,丑,都在你心里,不是叫在别人口里的。”

“嗯……?!”

“大活人,何苦受衣冠须发之累?爸爸还你轻松自在,怎样?”

“嗯。”

换上校服,酷发落地。

“爸爸,好轻松,好踏实!”

——从此,儿知道了何为美,何为丑。

11、自尊

“爸爸,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等红灯倒计时结束变绿灯之后再走呢?”

“可能因为他们有急事吧?”

“那我们也着急上学啊?为什么要等倒计时结束变成绿灯才走呢?”

“那我问你,交通规则是不是规定红灯停,绿灯行呢?”

“是啊。”

“坚持对的事情,不受错误的引诱这叫做自尊。”

12、自爱

“爸爸,为什么今天天气变暖和了我们还要穿厚一点的衣服?”

“因为现在春天刚来,天气还没完全变暖,早晚变化还是很大的。”

“那为什么有的人天气一暧就赶紧穿上夏天的衣服上街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穿什么的理由,但我们自己要知道什么时候适合穿什么样的衣服。春捂秋冻,衣服的首要功能是御寒。要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这叫自爱。”

13、自强

“爸爸,班里有的同学说给家里做家务父母应该给钱。”

“你觉得这样对吗?”

“不知道,感觉有道理。又感觉这样不太好......”

“付出劳动是应该有相应的回报,但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作为家里的一员,理应承担一部分的家庭责任。不应把义务作为谈条件的价码。需要零花钱可以有很多种恰当的方法,不应依赖父母的宠爱换取,这也叫自强。”

14、自信

“爸爸,你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

“为什么这么问?”

“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啊......”

“评价一个人有多重方面,在学校的学习只是你获取知识的一个渠道,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成绩的好坏说明不了什么,只要开心快乐人生也一样是幸福的,你需要的是自信。”

15、自律

“爸爸,为什么刚才吃饭的地方旁边的那一桌的人声音那么大啊?”

“那是因为他们比较开心吧。”

“那为什么你和我说话要那样小声说呢?”

“一个人心里不能总是装着自己要考虑到身边还有其他人。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做到什么,却可以要求自己不去做什么,这叫自律。”

16、价值

“爸爸,一个人越有钱越了不起,是吗?”

“呵呵,这可不一定。”

“那为什么很多人都羡慕有钱人呢?”

“一个人是否伟大,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金钱的财富。而是他影响了多少人,为人类做出了多少贡献。一个诗人,用诗歌影响了我们,我们可以说他是伟大的诗人;一个作家用文章影响了我们,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商人,用自己的能力创造了很多的工作岗位,又把自己的财富拿出来用做慈善,我们也可以说他伟大。”

“但我觉得很多人都喜欢钱啊?”

“当然金钱确实能满足很多人们自私的想法,人类终究是一个群体,我们没有办法要求每一个人都大公无私!人们对金钱的渴望越多!自私的人就越多!但金钱真的不能衡量一个人,但我们可以根据对金钱的渴望来认识一个人。”

17、知识

“爸爸,学习真那么重要吗?”

“当然了,为什么这么问?”

“同学说,好好学习以后考大学,将来有好工作,能赚大钱!可您不是说赚钱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吗?”

“呵呵,赚钱当然不是。”

“那学习还有什么用?”

“学习第一是接受知识,能增长见识,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只有掌握了很多的知识,才能懂得很多道理。才不会被各种问题所左右,不会轻易迷茫。遇到问题才会有解决的方法和自信。第二,我们学习是为了把知识传递下去。人类的文明需要知识的传承,这个任务需要你们这些读书人去完成。”

18、爱国

“爸爸,老师教我们要爱祖国,可怎么做才能叫爱祖国呢?”

“儿子,你爱咱们的家吗?”

“我爱!”

“那你在家里会乱扔垃圾吗?”

“不会!”

“我们走在路上,手中的垃圾有随便丢在路上,把它放垃圾桶里就是爱国。我们爱护身边的环境,爱护身边的花草,过马路走人行横道这都是爱国。爱国不是喊口号,从小事情上尽到我们的责任。做到自己应该做的,就是最简单的爱国。”

19、内在美

“爸爸,什么叫做内在美?”

“比如一件用水晶和宝石镶嵌的碗,你觉得漂亮吗?”

“应该是很漂亮吧!”

“如果里面装满了脏物,还会觉得他漂亮吗?很恶心!”

“对,不管外表装饰的多么华丽,里面如果装满了肮脏的东西,它永远和美沾不上边,即使是一个简陋的木碗,假使那里面装满了金银珠宝。它一样是非常美丽的!人的美也是一样,不要刻意去修饰外表的华丽,而忽视的自身的内涵。要不断的用知识、人格、自信这些美好的事物去填充,这就是内在美。”

20、礼貌

“儿子,刚才学校看门的爷爷冲你微笑,你为什么没有向爷爷问好?”

“我忘了......”

“这样,我问你为什么见了爷爷要问好?”

“因为礼貌。”

“那为什么要礼貌?”

“你这样想,如果你觉得爷爷年纪那么大了,还在为你们做服务很辛苦!应该感谢一下,那么就应该每次都去做这件事。如果你只是想表现你有教养,你比别人懂礼貌,我觉得你没必要去做了,就不用说了,你觉得呢?”

“我想想......”

“做事情要明白为什么要去做,这样才能做的认真,做的真诚,做的不掺假。”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源,是教育之根。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社会处处皆是教育之所;教育不能局限于在校时间,生活时时皆是教育之时。最好的家庭教育首先来自父母永不放弃的自我成长,然后才能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的以身示范、耳濡目染。教育是一门艺术,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标杆,父母应该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相处,孩子看到的东西,尽量去理解他的意图,不要用成年人的的常识思维去左右他。

作为家长,你可以不懂教育,但是你必须懂得温情地陪伴;懂得温和的说话;懂得机智的回答孩子的疑问;懂得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传递出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因为,这真的很重要,因为你留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就是把孩子教育成一个优秀的人!

本文来自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bulili.com/wxdt/250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