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万象 >> 万象机场 >> 光影万象第三期流动性语言构成光影之
金陵古都,秦淮之畔,从绿烟金穗的十朝古都到现代高效的光影荟萃,河流记录着城市的点滴变化,也书写着每一代人的日常生活。当时代以新的技术浪潮席卷而来,以光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运用也发挥出无限广阔的空间,让各种形态和方式的艺术作品得以实现。
自5月4日起,一场以光为主题的艺术盛会开始在南京上演,以秦淮河为主舞台,将整体展场空间分成了三个不同的主题区域:“光之梦”、“光之彩”和“光之诗”,“光影万象”将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更是始于光而藏匿于光的“万象光影”。
展览开幕:年5月4日
OpeningTime:May4,
展览地点:南京江宁区杨家圩公园
Place:YangjiaweiCivilPark,JiangningDistrict,Nanjing
/第三区块:光之诗
光影交汇而成的诗,也是对秦淮河畔诗意人文的历史回响。
光之诗点位图
时间的流逝绘制而成的光影画卷,岁月的变迁谱写而成古今交织的秦淮诗意。光的流动传播,以细微的力量而形成绵延不断的流动性,而这种流动性的语言构成了光影之间诗意的栖居。而想象的共同体也跨越了国与国、界与界的阻隔,光与影交错,正如古今回望、思想交融,蕴含着跨越时间和岁月力量。
Site21徐戈《光之屋》
作品材质:不锈钢、LED、单向透光PC耐力板
作品尺寸:Hxxmm
加斯东·巴什拉说“家宅,就像火和水,它照亮了回忆与无法忆起之物的结合。”《光之屋》所营造的家宅在白天是映射周围的坚硬的壳,而在夜晚,光的折射与反射原理将空间进行无限延伸,则是引向内心深处的那道光。
Site22余晨星《光-阴》
作品材质:不锈钢,耐候钢
作品尺寸:Hmmxmmxmm
《光-阴》是时间的故事,而机械语言的交叠融合则使得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在我们的眼前显现。倾斜放置的钢板是我们讲述这个故事的机缘,上面有北半球星座图。强光源在他的中心不断地延展开合,光线的照射和钢板的自旋转形成宽窄变化的照明区域和放射状的延伸投影,而光阴之美也在这个空间中循环往复的展现。
Site23让-JeanF.Gavoty《24个正午》
作品材质:石材、激光切割钢板
作品尺寸:尺寸多变
《24个正午》是一件关于日晷的作品,它诠释了世界范围不同城市的“中午”这一时刻(当地时间)。艺术家以南京出发,在同一纬度范围选择了24个城市,并设计了24个象征不同城市的图形,这些图形摘录自中世纪具有纪念性的建筑中,中世纪恰好与宋朝同期,也是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一个时期,众多艺术形态彼此影响。
当置于礁石之上的图形的成影(日照下)为一条线时,代表此时正是所指向城市的午间时分。当一件作品在一天的某一时刻投射的影子覆盖了另一件的时候,它代表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触碰。在夜间,一束小光线自礁石射出,它射向他所指向的城市方向。这束光线更深层意义上代表了思想,在其光线交错中,我们的思想的交融不应受到地域或国界的局限。
Site24郭佳龙《言·石》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尺寸多变
《言·石》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百变画象石,它不同于我们日常的画石,留下的印记需要打磨去除,它给我们的是一块流动的画石。光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回忆和行为过程变成了时间印迹,几分钟后你再也在言·石之上难以发现它的原有痕迹。
言·石的观赏性有两面,一面讲述了江宁的变迁,时光记忆唤起观众的深层回忆,另一面留给观众使用随身灯光自由涂鸦,影像随时间推移渐渐淡去,每个影像残留5-10分钟,有如金石篆文随岁月流逝。
Site25郑闻卿李建安《LightAction》
作品材质:不锈钢,灯光装置,玻璃
作品尺寸:Hxxmm《LightAction》是透明三棱镜和光线折射后复合光发生色散,它在地面上形成七色的光斑。光影行动更是运动中的光影,三棱镜的运动变化产生的偏折光引领色彩斑斓的影子在环境中跳跃。简洁的金属形体将三棱镜支撑于空中,观众进入空间后触发感应系统,使得驱动轴加速旋转的节奏,光影斑驳落于地面,形成一个互动性与趣味性兼备的炫彩空间。三棱镜增加了光作为介质的流动性,将秦淮河流域上空的阳光和夜晚的灯光散射而形成的七色之光沐浴着这个空间,寓意秦淮两岸的繁荣。
Site26彭显峰《彩虹桥》
作品材质:耐候钢、亚克力
作品尺寸:尺寸多变
在有机微观世界中常常出现波浪起伏、延绵不断的曲线,纤弱的有机个体形成的自然世界蕴含着勃勃的生机。这种自然生命力和作者所设计的装置有着天然的契合;重叠起伏的曲线和稳重简约的抽象柱状结构代表着活力及稳定;外部钢化玻璃拼接,中心耐候钢纹样镂空。玻璃的折射和内部映射的光芒向周围散发着光晕,给人以一种崇高的精神体验。观众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观点,那正是作品本身的生命力。
Site27朱智伟《生生不息万物生长》
作品材质:耐候钢、亚克力作品尺寸:尺寸多变
在有机微观世界中常常出现波浪起伏、延绵不断的曲线,纤弱的有机个体形成的自然世界蕴含着勃勃的生机。这种自然生命力和作者所设计的装置有着天然的契合;重叠起伏的曲线和稳重简约的抽象柱状结构代表着活力及稳定;外部钢化玻璃拼接,中心耐候钢纹样镂空。玻璃的折射和内部映射的光芒向周围散发着光晕,给人以一种崇高的精神体验。观众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观点,那正是作品本身的生命力。
Site28寇树德《光随我动》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H4mmxmmxmm
路灯在漆黑的深夜为无数夜行人照亮行进的路,孤寂的光承受着夜的洗礼,《光随我动》打破一成不变的路灯灯光,让光束随着行人运动的轨迹与人同行,使人一直置身于光圈之下。光随人动,使得光有了自己情感与知觉,它以自己的独特的语言和我们叙述着秦淮河畔往复不息的故事。
Site29徐肖华《丝影》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Hmmxmmxmm
“唧唧复唧唧”,“唧唧”是古代诗歌中对于织造机器的主要声响的象声词,古时南京有江宁织造,而今,《丝影》对于纺纱器械以解构重组的形式进行“再造”。以光编织,以器械支架解构空间,人作为主体进入作品,点亮空间,形成灯光、声音、色彩之间的交织和互动。光渐次亮起、熄灭,犹如不断穿行交织的纱丝。
Site30曾佳《墨写秦淮》
作品材质:镜面不锈钢
作品尺寸:Hmmxmmxmm
以影塑形,以字叠画,《墨写秦淮》是岁月冲刷后时光积淀而成的诗词书画,当太阳东升西落,字的影子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日复一日显现消失。上面飞扬的手稿,层层叠叠交汇。夜晚,文人墨客们在秦淮河畔留下的一词一句,被平行光线穿过,所有阴影重叠交融在一起,铺就一张秦淮山水画卷,也是由一笔一划绘制而成的诗情画意的秦淮河畔。
Site31郑靖《浮光戏莺》
作品材质:不锈钢,镜子,LED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树丛的鸟感光而鸣是我们生活的日常生活中的寻常现象,而技术带来的艺术语言的嬗变则是以电子化的手段对于自然生态的一种模拟,光飘忽不定,难以捉摸。光的反射装置是《浮光戏莺》的主要叙述语言也是观众参与作品的方式,它缘起于镜面反射游戏,作品在白天反射日光,夜晚反射led。当“光”一闪而过,却被去主角化,而最终却转化成了鸟鸣,真鸟和作者设置的光敏发声音器之间的虚虚实实的反应,则更让我们在这其中读到了达芬奇对于光“显示出世上所有物质的真正基本形式”的描述。
艺术顾问: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策展人:杨奇瑞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
执行策展人:郑靖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系主任
-艺术委员会-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
保加利亚索菲亚国家美术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理论家
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法国莱茵高等艺术学院艺术造型学院院长
-展览组织构架-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杭州宙宇创意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杭州啊哈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南京登峰广告装饰亮化有限责任公司
郑靖、朱剑修、阮悦来、郭佳龙、沈超蕾、郑黛妮、姚佳宁、王明烨、纪思钰、姚浩澜、侯剑威、陈芷豪、吴雪倩、余翔、夏于祺、杨壁聪、刘宸、刘铁源、廖歌谣、王佳茗
阮悦来、鲍磊、郭佳龙、徐戈、寇树德、余剑韬、刘伟、施洪法、刘西宁、汪丰、张帅
吴炜晨
阿萨杜尔·马克洛夫(保加利亚)、陈惠松、邓乐、郭佳龙、黄燕、胡沂佳、景育民、李浏洋、林耀民(美国)、李建安、吕绍藩、麦克?马格(荷兰)、潘晋、让-JeanF.Gavoty(法国)、阮悦来、彭显峰、朱智伟、寇树德、尼克·凡·德·斯蒂(荷兰)、王中、余晨星、伊万·勒·伯赞克(法国)、徐肖华、郑靖、郑闻卿、张宇、张锰、张增增、徐戈、翟小实、曾佳、张润、曾令香
赞赏
长按治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小孩白癜风初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bulili.com/wxjc/15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