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万象 >> 万象机场 >> 万象保利厦门2021秋拍中国艺术珍品供
拍品精选
17-18世纪黄花梨高靠背团龙纹官帽椅「一对」
59×46.5×cm×2
南官帽椅成对,黄花梨制成,红褐色,局部枣红色,质感如蜜,温婉可人。造型简练,构件秀长挺拔,颇为骨感,得清癯、秀挺之美,纹饰点缀适宜。高靠背式,牛头式搭脑,枕部脊线锋棱毕现,往两端前延后渐次消弭,末端以烟袋锅榫与后腿相接。靠背上方,铲地起线为圆光,其内浮雕团龙纹靠背板呈「S」形三弯式,腿足亦与鹅脖、联帮棍均呈三弯式,形成柔婉圆转的构造,及具韵律感。座面软屉,边框起冰盘沿,中间打洼较深,层次分明。腿足外圆内方,腿足间下方设步步高赶枨,侧脚收分明显,四腿八挓。座面下前方为壸门式,两侧垂洼膛肚式券口牙板,弧线松柔自然。这种细杆子高靠背南官帽椅是明式家具甚为经典的一类,造型柔婉隽永,放置空间,呈现出凝练空灵的雕塑美感。
清早期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58×46×cm
来源:美国东海岸重要私人珍藏
此官帽椅应为订制之作,类似的存世例子非常罕见。搭脑弧度大如绷弓,两端往上翘,形如幞头。C形靠背与后腿上段后弯。前后腿一木连做贯穿座盘,连接搭脑与扶手,扶手三弯向外撇,与后腿以飘肩榫接合,接前腿鹅脖,中间安上细下粗的圆材联邦棍,与搭脑风格和谐统一。座面为罕见的藤面,以格角榫攒边框,装独板坐面,下安两穿带支承,加强支撑力。椅盘下安素牙子,左右采相同做法,座盘上部为圆材,下部外圆内方。整器光素,造型简约隽永,形制修长而挺拔,突显座上者的权威和地位。
清乾隆红木嵌云石楠木题诗六条屏
「朱珪」款
.5×30cm×6
来源:1.徐展堂先生「在望山庄」旧藏
2.北京保利,年6月5日,编号
朱珪(—年),字石君,号南崖,晚号盘陀老人。与其兄朱筠,时称「二朱」。一生在朝为官五十多年,曾任广东巡抚、大学士。乾隆时期曾在上书房行走,教嘉庆帝读书,为一代名臣,一生为官持躬正直。
本品为朱珪于朋友七十大寿时所赠,寄予深厚的友情和寿辰的祝福。拍品后为香港著名藏家徐展堂收藏,身为收藏界领军人物,耿宝昌先生都赞其:[藏品至精,品位高,类别广,身为人知而羡慕不已]。条屏红木为框,打磨精到,包浆醇厚。每条屏的屏额均嵌有楠木题字,屏体红木攒框内嵌四块云石,作圆形、方形等,各不相同,富有韵律感。屏体所嵌云石外表面打磨光滑,远观或若黄沙大漠,或若重峦叠嶂,或若烟波飘渺,或若水天一线,每块云石上均有墨书题名及朱印,文人气息浓郁,挂于书斋内,可谓十分清雅。
1
清早期黄杨木观音立像
31.5cm.High
来源:牧心斋旧藏
此尊观音以黄杨木整材雕就,体量颇丰,跣足呈立姿立于四方台上,头挽髻垂簪,面庞轮廓圆润,双目低垂,神态柔和静穆。圆肩修身,右手持净瓶置于身前,身着通肩衲衣,衣纹简明流畅,疏密有致,曲走流回,自然垂叠,衣缘下摆翻卷,若迎风而动,有「吴带当风」之势。整器雕工精绝,比例匀称,抛光圆融,呈现出娴雅宁静之观音法相,观之怡然安详。观音作为艺术雕刻题材长盛不衰,本品将艺匠的情感、美学思想与宗教完美融合,特别是对人物神韵的把握,其艺术成就令人惊叹。
清早期铜错银观音坐像
「石叟」款
19cm.High
此尊观音以精铜范铸,半跏趺坐,跣足。盘发成髻,面颊丰腴,眉间白毫嵌银,双目宛若未开敷的莲苞,鼻若悬胆,眼睑低垂,神态安详,神态庄重娴雅。身着通肩宽袖衲衣,下身着长裙,右手持经卷置于左手腕处,胸前点缀璎珞珠坠,衣袍处以细密的银丝嵌饰出卷云纹,所嵌银丝虽略有氧化斑驳,但图案依然清晰可辨,愈显古朴典雅之气。背部以银丝嵌「石叟」款识,字体法度严谨,金石气息浓郁。
石叟是明晚期最为著名的冶炼专家和艺术雕塑大师。他铸铜所用铜质为精炼紫铜,继承了宣德风磨铜的冶炼技法,所造铜像形制精绝,又尤以铜器上卧槽嵌银丝工艺为世人称道,堪称铜器中的精品,是明清铜作工艺的杰出代表。相传石叟无传艺后人,故作品珍贵稀少。
明末寿山芙蓉石雕自在观音坐像
12cm.High
来源:香港佳士得年6月1日,编号
本尊自在观音造像独特之处,在于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盘膝打坐的姿态,呈游戏坐,右腿曲蹲,左脚支起,重心落在右胯,左手自然搭于膝盖携念珠,头戴风帽,发冠高耸。面庞饱满圆润,眉目细长,双目微合,神态安详。观音身披折衣,衣衫纹饰均为薄地浅刻锦地荷花纹,刻工精湛致密,整体姿态舒展,线条流畅身段优美。本品以圆雕法刻观音坐像,料材精良,开相祥和温慈,以高山朱砂红石刻岩座,镂雕磨光,与观音红白相映,底座下有行书嘉靖庚戌二月十九,长洲文彭款。
文彭字号:字寿承,号三桥。时代:明代。简介:文彭(-)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征明长子。工书,少承家学。篆、分、真、行、草并佳。初学钟、王,后效怀素,并自成家。山水似吴镇,亦善花鸟疏果。
清乾隆歙石御制题诗八方「仿唐观象砚」
「乾隆丙申新正御铭」款「德充符」「会心不远」印
14.5cm.Long
来源:1.东京茧山龙泉堂年10月
2.日本私人收藏
3.东京平野古陶轩
4.香港苏富比,年4月8日,编号
此方砚台是当年宫廷制作的观象砚之一,表现出宫廷制作应有的高超水准与气息。此砚歙石裁成呈八棱形,等边,砚面平坦,开八字形墨池作八卦形样,砚质细密坚润,纹理缜密,发墨极佳,砚背依形琢覆手,抚之细腻柔滑,触之生温,属歙砚之上品。刻文:“古圣观象,意在笔前。卦虽画入,理具先天。伊谁制砚,义阐韦编。四维四隅,匪方匪圆。弗设奇偶,全体备焉。玩辞是资,选石仿旃。滴露研朱,用佐穷年。《乾隆丙申新正御铭》款「德充符」「会心不远」印”整体造型简洁,用刀爽利,线条刚直,用料昂贵。苏东坡曾赞歙砚曰:「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足见其可贵。
清乾隆御制紫檀嵌银丝朱砂砚
「大清乾隆仿古」四字单行楷书款
15.5cm×10cm×2.5cm
清宫中的文房用具琳琅满目,或为宫廷特制,或为地方恭进。尽显皇宫贵族的内涵与修养。此砚为研制朱砂专用,呈长方形。砚身为紫檀老料整挖而成,四角起线出足,色黑如漆,缜密沈稳,凝重而气派。盖面与砚池边缘面采用嵌银丝工艺装饰,盖面以银丝嵌入紫檀内绘成饕餮纹图案,边缘一周嵌回纹;砚盒四壁浅浮雕连续的夔龙纹,器底正中阴刻填金书「大清乾隆仿古」楷书款。整器构图严谨,雕工精湛,打磨细腻,颇具意蕴,而紫檀制则极为罕见,亦格外珍贵,多见于乾隆时期的宫廷造办处工。观之定非寻常之物,置于案头颇添情趣,可珍可宝。
清乾隆白玉浮雕「迎祥纳福」图插屏
「三」字印章款
22.5cm.Wide,15cm.High
*旧配红木嵌黄杨木架
清乾隆碧玉描金山水人物花鸟图玉板(一对)
13cm×12.5cm×2
19世纪翡翠雕衔环龙耳三足熏炉
8cm.High
*原配红木嵌银丝底座及原包装
清乾隆白玉御题诗咏玉韘扳指
3cm.Diam
清早期竹根雕癞瓜形盖盒
10cm.Long
清乾隆紫檀浮雕八吉祥纹盖盒
24cm.Long,7.5cm.High
清初紫檀树瘤形大笔筒
26cm.Diam,23.5cm.High
来源:香港佳士得年11月27日,编号
清初黄花梨圆形盖盒
14cm.Diam,9cm.High
来源:嘉木堂旧藏
明十六世纪剔红荔枝纹圆香盒
「大明万历年制」后加款
7.5cm.Diam
来源:1.史蒂芬·琼肯三世旧藏
2.纽约苏富比,年9月12日,编号
清黑漆嵌螺钿盖
5cm.Wide,5cm.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