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万象 >> 万象机场 >> 丝路加速度昆明到万象朝发夕至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
丝路“加速度”:昆明到万象朝发夕至
乘坐首发列车的旅客在站台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4月13日上午8时,首趟D次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从昆明南站发车,于当天18时38分到达老挝万象,昆明至万象间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
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运营,开启了老挝铁路运输新纪元,深刻改变了老挝交通运输格局,实现了老挝从“陆锁国”变“陆联国”的夙愿;年4月13日,时速公里的普速旅客列车在中老铁路万象至磨丁段正式开行,为沿线民众出行提供更多选择、更便利服务;年3月15日,中老铁路老挝段启用互联网手机App售票系统,老挝铁路进入互联网售票时代;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开行国际旅客列车,昆明至万象间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
数据显示,中老铁路自年12月3日通车运营以来,截至今年4月12日,中国段累计发送旅客万人次,老挝段累计发送旅客万人次,共发送跨境货物万吨。一条双向奔赴的“钢铁丝路”,串联起中老两国民众幸福生活。
国际旅客列车双向奔赴
4月13日8时8分,D次“复兴号”动车组从昆明南站出发,10小时30分后到达万象站。9时8分,D次“澜沧号”动车组从万象站出发,在当日19时38分到达昆明南站。这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之间实现朝发夕至。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每组座椅下方均设有中国和老挝标准电源插座,旅客信息显示、广播和服务标识均采用中、老、英3种语言和文字。此外,列车乘务员制服是专门设计制作的“丝路花语”主题制服。该制服以清新的孔雀蓝为主色调,领口、袖口、腰部的纹饰,提取了中国传统名花牡丹花和老挝传统名花占芭花元素,代表着中老两国友谊源远流长,和合与共。
据了解,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采取“两地两检”通关模式,以D次列车为例,具体通关流程为:列车到达中国铁路口岸站磨憨站后,跨境旅客须携带全部行李,进入出境联检区域,配合中方海关人员完成出境联检后,返回列车继续旅行;列车运行至老挝铁路口岸站磨丁站后,旅客须携带全部行李下车,进入入境联检区域,配合老方海关人员完成入境联检后,到站为磨丁的旅客可直接出站,到老挝其他车站的旅客,返回列车继续旅行。
作为中老铁路国际旅客D次列车的第一批乘客,昆明学院老挝籍在读留学生王伟难掩喜悦,她说,年,她从老挝来到中国求学后就一直没有回国,如今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昆明至老挝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王伟介绍,老挝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之前交通不便,去老挝旅游的中国游客并不多。在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前,她和朋友成立了旅行社,正是看中该列车将带来跨境旅游的巨大商机,她预计未来“坐着火车游老挝”“坐着火车游中国”将成为新时尚。
开启“茶乡”幸福生活
“之前还担心带着宝宝出行,会有很多不方便。但是车站工作人员细心周到的服务,让我彻底打消了这个顾虑。进站乘车时,工作人员看我手上东西多,主动帮我把东西送上了列车。车站还有专门的母婴候车室,真的很温馨。”说起普洱站,从贵阳来旅游的陈女士对车站服务赞不绝口。
作为曾经“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中老铁路的通车运营,结束了普洱片区不通铁路的历史。
今年以来,随着客流的回暖,普洱站迎来了大客流。开站至今,普洱站累计接发旅客万人次,再次凸显了“黄金线路”造福民众的良好态势。
“以前坐汽车从普洱到昆明要7个多小时,沿途道路弯大坡陡,还经常堵车。现在好了,我周五下班后就可以坐火车上昆明,3个小时就到了,周日晚上又坐火车回普洱,快捷又舒适,真是太方便了。”家住普洱市思茅区的李女士因孩子在昆明上学,每周均要往返普洱与昆明之间,对铁路带来的变化深有体会。
中老铁路的通车运营,不仅便利了边疆人民的出行,也为边疆人民构筑了“生命驿站”。“铁路未开通时,普洱市急救中心转运危重病人上昆明就医非常困难。”普洱市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火车开通,快捷舒适的动车极大地方便了医护人员救治危重病人,自开通以来普洱站已经帮助急救中心转运病人52次。
针对普洱市民族多的特点,普洱站组织民族特色服务队,由党员、团员青年学习傣族、佤族语言,身着民族服装,在车站服务台为旅客提供服务,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组建“秒先锋队”,对重点旅客进行帮扶,目前已累计帮扶重点旅客0余人次,得到了旅客及家属的赞扬。
辐射效应持续增强
中老铁路开行国际旅客列车,标志着中国—东盟国际陆海大通道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取得重大突破,将持续产生辐射效应,加速沿线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将中国与沿线国家各自在市场、产业、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优化组合,为昆明领衔演绎辐射中心的“云南故事”提供新内容、新动能。
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以来,“复兴号”“澜沧号”动车组运行安全、绿色、快捷、舒适,大幅缩短了沿线城市间时空距离,受到两国民众青睐,成为出行首选。中老两国铁路部门科学分析客流变化,精准投放运力,丰富客运产品供给,优化站车服务举措,较好满足了旅客出行需求。老挝段陆续开通嘎西、孟阿、纳磨等客运站,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由开通初期的7个增至10个,启用老挝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LCRTicketApp),旅客足不出户即可线上购票、改签,科学安排行程,在老挝主要城市开设售票点,延长预售票时间,极大方便了老挝人民购票、乘坐火车出行。
在货物运输方面,中老两国铁路部门加强货物运输组织,提升运输能力和效率,货运量持续攀升,中老铁路单月货运量、跨境货运量等指标屡创新高,截至4月9日共发送跨境货物万吨。
据了解,从老挝万象前往北部重要旅游城市琅勃拉邦,85%的游客选择乘坐火车,促进了沿线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有效带动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磨丁经济特区等经济园区发展,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促进了沿线各类产业扩能升级,老挝铁矿石、木薯粉、橡胶等产量分别新增万吨、万吨、万吨。(记者张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