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趣读合肥重阳登高游山读史别有洞天的

发布时间:2022/6/15 14:51:36   点击数:
北京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有着旖旎醉人的湖光山色和自然奇观,自古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游览观赏,他们不仅写下了千古绝句,还留下了许多碑碣石刻。

而一处处留存至今的时光印记,

犹如一幅幅浓缩的历史画卷,

见证着巢湖流域深厚的人文底蕴。

本期“趣读合肥”,

文艺君与您共同触摸这些山中印记,

与古人交流、与历史对话。

别有洞天的褒禅山印记褒禅山华阳洞(图片源于网络)“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含山县东北方7.5公里处,有一座因王安石而扬名天下的褒禅山,穿山而过的华阳洞内有北宋及明清时期的石刻数方,为这座名山又增添了几分古朴典雅的色彩。

  褒禅山属大别山余脉,横亘在巢湖之滨,隔断了乌江和昭关——前者为楚霸王自刎之地,后者是伍子胥偷渡之处。据史料记载,褒禅山原名为“花山”,另有说法是作“华山”。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云游至此,爱其风物,结庐山下,逝后其弟子改山名为“褒禅”。

  褒禅山主要山峦有三座:东为灵芝山,树木参天,古以盛产木灵芝得名;中为起云峰,高耸挺拔,“夭欲雨,山则云遮雾障”;西有鳌鱼岭。满山林木葱茏,枫叶、葛藤和各种山花,色彩斑斓、生机勃勃。

褒禅山华阳洞(图片源于网络)

  华阳洞是褒禅山的主景观,传说因仙翁往来此间而得名,其内有天、碑、门、地四洞,也有人称作前洞、后洞、夭洞、地洞,最大的特点是“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通”。前洞有“华阳”“万象皆空”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称“碑洞”,也就是王安石当年游览路线,移步换景、神奇虚幻。华阳洞洞深形特,洞内历代游客题记遗迹颇多。

  先来看看华阳洞洞口,洞口右方有一黑底白字的石碑,上刻“华阳洞”三个大字,题款为宋至和元年四月,落款为王安石。这是从“王安石纪念馆”拓印来的,字体为行书,既刚健苍劲,又俊美秀丽,难怪人称其书法“运笔如插两翼”。

  石刻大多集中于洞口附近,例如这方题刻“万象皆空”,题款为万历癸丑岁,落款为海阳范惟美。查阅相关资料不难知道,海阳是现在的安徽省休宁县,而范惟美则是一名进士,可见这方明代石刻大概有几分“到此一游”的意味。

  而这处“华阳”二字的石刻,字体挺劲有力、灵活舒展,颇为引人瞩目。旁边是一方题字为“华阳洞,老衲谁能佑,有寒泉名游,是人间一洞,嘉靖十年,赐进士出身”的石刻,从字面意思不难分析出,这位慕名来褒禅山的游客,是半路出家的进士。

  还有这方石刻,上书:“通判江宁杨构,至淮南干事,过华阳洞,熙宁四年三月九日刻。”和其它或是刚毅遒劲,或是灵动俊秀,或是飘逸洒脱的字体相比,这方石刻的字体略显质朴随性,不过这是江淮之间少有的宋朝题刻,具有一定的地区学术意义,颇为珍贵。

  沿着曲折幽深的洞道一路前行,经过“莲花倒影”“织女晾纱”“莲台瀑布”“梦笔生花”等鬼斧神工的钟乳石后,便能看到写着“荆公回步”的石刻,据说与王安石有关。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从《游褒禅山记》中可以看到,当时,王安石等5人游览褒禅山时,从后洞口进入华阳洞。走到较深处,有人不断劝说着返程,否则火把会燃尽。王安石随着大家折返,可回到后洞口一看,火把还剩下一大截,他心里甚感懊悔。后来,人们在王安石止步返回的地方,刻下了“荆公回步”四个大字,以示纪念。

  除此之外,洞壁上还刻有不少王安石的名言,例如“天变不可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等,看着这些历朝历代的石刻,让人不由生出“游山如读史,看洞若观画”的感叹。

  历史上,大凡名人去过、又留下诗篇游记的地方,往往都出了名——琅琊山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天姥山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而褒禅山也成为无数后人趋之若鹜的名胜。环顾华阳洞,眼前似浮现出王安石打着火把进洞又钻出的身影;凝望着绿林中残存的唐代古官道,耳边像听见王安石的车行渐渐远去的马蹄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bulili.com/wxjd/252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