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让文化者发光丨沈阳铁西万象汇时味街区创新

发布时间:2022/8/22 16:10:29   点击数:
多维立体精准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pf.39.net/bdfyy/bdfal/161211/5112731.html

用行动为文化做注脚

以文化的力量携手同行

华润万象生活商业东北大区特别企划

“让文化者发光”

,倾情诉说

沈阳铁西万象汇

—“时味”街区—

“时味”是沈阳铁西万象汇创新打造的美食街区,以操盘购物中心的思维,在招商部、营运部、推广部、客户关系部中成立专项课题组,首次尝试“仿自营项目”运作,前置介入、深度下沉、全专业融合。以“重投入、请神店、造IP、高回报”为生意逻辑,延伸消费场景,为组织积累了品牌孵化、自主创新产品操盘的宝贵经验。

“挖掘真正的街边神店”

“时味”街区共有22家商户入驻,口口相传的“街边神店”使得购物中心多了一丝烟火气,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的同时,引领了当下“老字号创新,市井味流行”的消费趋势。但在筹备期,为了让这些有人气、有口碑的街边小店接受入驻大型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招商部郝宁不乏“三顾茅庐”、潜心“蹲店”的故事。

双福记的熏酱在沈阳有着不俗的口碑,“时味”街区项目筹备初期,郝宁就瞄准了这家老字号。在店里认识双福记老板娘后,他多次沟通,老板娘都表示“我老公不感兴趣,他说了算”之后郝宁几乎每周都去吃几次双福记,和老板娘混脸熟,不聊开店,就是吃饭。一段时间后,当郝宁再次询问她能否考虑进驻沈阳铁西万象汇时,老板娘竟然回复“你过来吧,我老公在店里。”终于看到了进展的郝宁特别兴奋,骑着共享单车就往双福记赶,到店后,身穿围裙,满身油渍的老板终于现身了,原来他一直在店里,只不过一直在后厨,他就是双福记食物背后的灵魂。当天,郝宁和双福记的老板坐在双福记后院的柳树下,谈了一小时,确认了合作意向。

萍姐煳苞米的入驻过程就更有趣了。郝宁发现萍姐煳苞米在北市场一带小有名气,甚至还有人专门开车去买。于是去店里一探究竟,到店后正好看到萍姐的儿子,简单沟通之后,觉得有合作的可能。两人开着车,把各大商场转了一圈,跟萍姐的儿子介绍了各个小吃的销售业绩,最后回到双福记点了一盘肥肠和猪头肉,告诉他这就是未来的邻居,萍姐的儿子当时就同意在“时味”开店了。像这样的故事,在时味街区创新团队人的身上还有很多,他们为创新付诸行动,为团队目标合力协作!

街区品牌IP化、品质化运营

由于“时味”22家商铺都为个体经营者,没有入驻购物中心的经验,虽然每家店铺面积不大,但对营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前期进场对接阶段,营运同事从店铺人员班次安排、服务人员着装要求、到试吃餐具选择等每个环节都一一把控,亲力亲为。真正实现细化管理,为商铺提供经营保障。

为了将22家店铺整合为一个产品,街区案名制定、logo设计、slogan选择均由街区项目推广团队统一完成,并将品牌视觉包装应用于街区包装袋、员工服装等,实现产品统一化、品质化出街。

为街区取一个最能够代表产品理念、准确传达出街区文化的名字,是推广团队首先面对的问题。产品的名字首先必须得符合美食街区的概念,让人增加餐饮辨识度;其次要简单易懂,要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最接地气儿也最能温暖人心;最后要能够传达出街区整个的产品内核,能够比较好地代表街区中的每一家店。

经过多轮调研和头脑风暴,推广团队最终确认项目案名为“时味”。同时确立slogan:“历岁月而存风味,知时味而拾味。”

打造时味,是沈阳铁西万象汇团队在洞悉小食品牌和美食集合区同质化日趋严重的现象后,所孕育出的新型商业模式,实现餐饮业态的高坪效、高产出。时味街区展现了课题组在提高购物中心坪效方面的深度探索和创新,未来也将为商业东北大区的经营创新提供经验支持。

—反思·担当·协同·执行力—

专业·协作·高效·创新

商业东北大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bulili.com/wxjdd/257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