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万象 >> 万象景点 >> 昔日星火燎原地今朝旧貌换新颜中国青年网
游客在井冈山“井冈红旗”雕塑前参观、拍照(4月27日摄)。
巍巍井冈,群峦叠翠。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著名的革命老区,但也曾是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的贫瘠山区。年,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
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井冈山以旅游为支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往日的贫瘠山区变身享誉国内外的旅游新城,老区人民靠吃“旅游饭”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年2月,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成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红色最红、绿色最绿、脱贫最好。”今日井冈山,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这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是井冈山因地制宜探索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再上井冈山,通过影像记录对比今昔变化,展现革命圣地井冈山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和发展新貌。
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游客在井冈山参观“胜利的号角”雕塑(4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这是4月27日拍摄的井冈山“红军万岁”组雕。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游客在井冈山游览(4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游客在井冈山游览(4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这是位于井冈山市古田村的研学基地(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在井冈山一茶厂,工人在炒制茶叶(年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在井冈山市古田村,村民在打糍粑招待游客(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游客在位于井冈山市古田村的研学基地游览(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这是位于井冈山市古田村的研学基地一角(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游客在井冈山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参观(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在井冈山市古田村,村民在编草鞋纪念品(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这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年9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年1月31日拍摄的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下图为游客在神山村参观游览(年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年少数民族参观团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前合影(资料照片);下图为年4月27日,游客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万象摄)。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井冈山茨坪(资料照片);下图为年4月27日拍摄的江西井冈山茨坪(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万象摄)。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上世纪70年代拍摄的井冈山挹翠湖公园一景(资料照片);下图为年4月27日拍摄的井冈山挹翠湖公园一景(新华社记者万象摄)。新华社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