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万象 >> 万象景点 >> 上海教育标准走出去,援助老挝工程启动
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援老挝农村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是中国援助老挝八大项目之一,旨在帮助老挝建立起国家级的教师培训标准,编写相应的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培训教材,并根据这些标准和教材,为老挝提供人次培训。该项目实施期限为3年,通过教育领域的合作,不仅将我国在农村教育培训领域的经验推广出去,同时增进中老两国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推动两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上海教育出版社是援助工程的实施企业。今年9月底疫情稍缓,上教社第一时间派遣工作组前往老挝调研相关情况。11月29日,“援老挝农村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教材编写启动会在世纪出版园举行,并在中国北京、上海和老挝万象分别设立会场,采用连线方式进行。
“如此重大的援外任务交给上海出版人负责,我们深感荣幸,也倍感压力。”上海教育出版社社长缪宏才表示,发挥该社60多年教材开发的优势及近年来教材输出英国、为南苏丹开发编印教材的经验,将保质保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为提升老挝教育质量和水平做出贡献。
作为项目任务中培训工作的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对教材编写提出总体指导意见,“援助老挝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有两个着眼点,一是中国经验,二是时代旋律。要向老挝的农村教师传授我国在教师培训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其中较为独特的一点应该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教研系统。我国各省、市、县(区)的教研组织结合地方教学实际情况,把国家标准逐层进行转化和细化。要向老挝推广中国经验,培训大纲里应该明确老挝教师培训的国家标准,并加入集体研修的相关内容。同时,在大纲和教材里适当加入目前教育界的前沿思想。这次援助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老挝构筑培训教研的体系,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培训尽可能让老挝农村的校长、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和世界接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老挝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指导建议书》和《老挝农村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教材》首席专家张民选表示,只有充分了解老挝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工程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上海曾派出过教育志愿者前往老挝,在国际学校里担任中文教师,与老挝学生、教师有过直接接触,这些项目积累的经验可以成为开发教材的强大助力。”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江波在视频连线中提到,上海教育界目前已经组织了优秀的工作团队,一批教育界专家从顶层设计、方案细化、撰写安排、职责分工等多方面进行明确规划,全心全意投入教材编写和培训方案的编制,“只有脚踏实地,扎实工作,才能完成高质量的项目。”
专家们就教材编写中的关键性问题充分交换意见。通过此次会议,中方对老挝农村的教育情况及老方的需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确定了初步的编写思路。今后,双方将定期召开会议,交流编写情况。上教社也将通过驻老挝的工作人员,开展一系列针对老挝农村教育情况的调研,获取第一手信息,进一步细化编写思路,高质量完成编写任务。
本文作者: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