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万象 >> 万象景点 >> 易经一问三不知,究竟是哪三个不
易经传统解释,三知是:发生、过程、结果。老慢认为,把“衷”理解成“中间过程”,肯定错误。对“始”和“终”的理解也不对。
不仅如此,按照传统解释,这三知其实是在做如实汇报,是探子的任务,可人家说的很清楚,是出谋划策时必备的三知,是高参的任务,所以,传统的解释肯定是瞎掰。
原文: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易经表示:始,女+厶+口。古文字中,女:好的,好事;厶:降生;口:天理,合理的;故,“始”字的造字本义是:因为特别合理(符合天理),所以好事来了,开始了。你给人家出谋划策,肯定要讲清楚怎么做最合理,最容易产生最佳结果,这才是“始”,也是第一知。
易经表示:衷,衣+中。衣:贴身的,完全契合的;中:动态匹配的;故,“衷”字的造字本义是:当时大环境下最恰当的东西。诉说衷肠,身披衷甲等,都是“最恰到好处”的意思。所以,出谋划策的第二知是:光讲大道理不行,还要讲清楚当前客观环境下,最恰到好处的具体对策是什么。
终,糸+冬。糸:相关的一切;冬:越来越不匹配;故,“终”字的造字本义是:从此一切都越来越不匹配,必将走向终结。
所以,出谋划策的第三知是:大原理讲清楚了,最恰当的对策也讲清楚了,还要讲清楚不这么做的后果是多严重。
这才是君子之谋必备的三知,否则,才是一问三不知。
《易经》一共64卦,对应64个人生决策心法,针对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种选择会产生什么结果。
在与人交往中,《周易》以赞美为主,启示你高情商的言说艺术。这能教我们,如何按规律办事,做出正确的选择,怎样使自己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这一包罗万象的特点使它成为古今中外无数伟大人物的枕前书,而在当代,我们又必须从《易经》中寻找财富的奥秘。
我读的是这本白话文图解版本《图解易经》,书中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我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里面还有相近的注释和插图,在书中领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由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八卦四大学说,到易经中的象、数、理,每一种学说都是能让你在工作场所、事业上、生活中实际运用的。
这本书才99元,现在99还能干点啥?看个电影就差不多了,但是却能让你近距离接触古代先贤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如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