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万象 >> 万象旅游 >> 幸福,不过六个字拿得起,放得下看
诸生万象由已造,一念成佛亦成魔。
若问个中源由来,唯心一论述万古!
——题记
提起笔的时候,突然想起到《阴符经》当中的一段话:“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这一段话,若是换成我们现代的大白话,便是:“心因万物而躁生,因万物而寂灭,关键在于眼。上天不施恩德,而能产生大恩德;响雷暴风,只会使万物发生骚动。”
记得曾听过这么一段话:“生活其实从不曾为难你,让你觉得为难的,大多都是由你自己造成的。”
常不由得在想,或许是吧!
我们所拥有的诸多烦恼与痛苦,确实有大多都是由自己造成的,比如明明在该拿起的时候,因为考虑太多而错失了;在该放下的时候却执着不甘,纠缠太多而无法断然。
于是,痛苦有了,悲伤落寞也跟着来了!
但,有时回头想想,这一切似乎都是由自己所引发,或是说造出来的,虽然外界确实拥有一定的影响,但却从不是主要因素。
如同老话说的那般:“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阴符经》当中还有着这么一段话:“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这一段话按我们现时的理解,应该是:“至乐在于知足,至静在于无私。上天因至私,故能显至公。统摄的法式在于调和其气。”
是啊!
至乐在于知足,懂知足常人的人通常都不会太悲,因为他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不高也不多,因而容易满足,于是快乐幸福也就紧跟着来了。
但话虽如此,我们人这一辈子,最少在踏足进社会的那一刻起,自身总是会不由的被这个五彩缤纷的社会所感染,令到原本纯白一色的自己,变得不复单纯。
而后又在名利,权势,情感等等的影响与纠缠之下,令到原本应该轻装上路的自己,渐渐开始有了负重,于是,原本应该容易行走的路,也就变得越发艰难了。
记得有人曾说,避世出家,离红尘,绝七情断六欲,自此能得大自在。
我不知道,他的那一段话是否完全对的,但脑海中却突然闪过《六祖坛经》当中的一段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连佛教六祖慧能大师都觉得若是避世出家,离世觅找,无疑是在痴人说梦,如同去寻找那几乎都不曾存在的兔角一般。
或者也可以说,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想要追求快乐,却又害怕痛苦纠缠;想要寻找幸福,却又害怕伤害不断;想要得到解脱,却又不曾懂得如何放下。
但,却一直都忘了,烦恼既菩提,菩提是烦恼这一佛学根本概念了!
其实,人生的智慧,不过六字:“拿得起,放得下!”,或者也可以说,幸福的定义就在这六字之中。
因为拿起代表着新的开始,新的机缘与遭遇,是接受的一个过程。
而放下所代表出来的是解脱与释怀,也能令到你不再想,不再问,不再纠缠,将一切视如过眼云烟,随风而逝。
所以一直觉得,当你能在遇见时拿起,缘灭能放下之时,那么,你的人生就不会太累,也不会拥有太多的遗憾。
因为,在该拿起时,你拿起了;该放下时,你也放下了。
自然而然能在这当中得到长进,也能得到相应的解脱,从而拥有了那一份独属于自己的“幸福!”
……
篇外文:本文只是随笔所编,只可观赏,却不可当真!
别:图片皆来自网上,与正文无关!
文: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