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万象 >> 万象天气 >> 与人交往,这3个忌讳千万不能犯,聪明人都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易经定乾坤。《易经》之重,在于包罗万象,点透世人。”
在古代,《易经》是公认的“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所以鲁迅先生才会说:“读懂了《易经》,就是读懂了中国人的根”。
有一句话说的好,阅尽人间万卷书,不如读懂一本《易经》!很多人觉得这句话有点夸张了。但事实上,《易经》的确是一本人生的“智慧之书”。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造就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有些人年少成名,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泯然众人。有些人大器晚成,年轻时命途多舛,甚至人到中年仍一事无成,最终却大器晚成,成功完成逆袭。
伏羲易为我们展现了两条基线,一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条即是人与人的关系。但本质上,都具有相联的内在规律。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总有那么一些非常要好的朋友,几乎可以无话不谈,但是再好的朋友,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一些无形的壁垒,这些壁垒在正常情况当中很难被人所感知,所以很多人对与他人的友情会有一种牢不可破的错觉。
但是《易经》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关系极其复杂,它不像人与自然的关系那样明显的有迹可循,因为人的思维方式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尤其是朋友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守住一些红线,规避一些行为,否则极易翻船。《易经》告诫我们:与人交往,这个忌讳千万不能犯,聪明人都会有意规避。
第一个:不要在人前,说炫耀自己的话
《易经》第十五卦:谦卦,上坤下艮,地山为谦,山峰高耸,却埋藏地下,谦逊,低调。
《易经》又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作为一个君子,要懂得谦逊的道理,一个人总是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刚开始的时候比人还觉得你挺厉害的,可能还会恭维你几句,但时间一长,这样的做法就会造人嫌弃。谦卦告诉我们,即便我们走上人生巅峰,但我们的根还在地上,要低调行事。
第二个:不要去侮辱不如自己的人
敬之无咎,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生而为人,我们不能去歧视或者嘲讽弱势群体。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对待他人我们要以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给别人营造成一种高高在上的状态,这样谁的不喜欢你。
《易经》第十三卦:同人卦,上为乾,下为离,天火同人,天火相互亲和。
和别人同心同德,不歧视他人,融为一个整体,这样遇到事情,大家才不会放弃你,会和你共同进步,成可进,败可守。
第三个:不要和“三观不合”的人为友
《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能成为朋友,靠的是相同的志趣,也就是看待事物的立场与观点接近。
真正的朋友应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乃至理想追求,或者说,朋友应该是同道。
相反的情况,古人称之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三观不合,不相为友”。
三观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三观”不合的人是不太可能做朋友的,勉强不来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观,才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障碍!
三观不合的人,所说的话难有交集,更谈不上碰出火花,寒暄片刻尚可,相处时间稍长,便如鸡同鸭讲,彼此都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可能互相伤害。
对于普通人来说,《易经》是涵养福报的古籍!若觉人生迷茫,便来读一读它。
这句话讲的一点都没错,做人,若能参透《易经》的天理,远离灾祸,福报自来。
由此可知,祖辈留给我们的《易经》中蕴涵着自然的力量,宇宙的奥秘就是大道之源。
据说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中国智慧的源头是易经。
儒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的五经之首;道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三玄之冠。冯友兰教授之所说:“《易经》是宇宙的代数学。”
而现在除了少数研究《易经》的人,已经很少有人能看懂易经了,十分可惜。
其实想要读懂《易经》并不难,首先要知道关于《易经》的基础知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我一般推荐身边想了解《易经》的朋友都读这个《图解易经》,不少朋友都反应很好懂。
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每一个都是能让你实际运用到职场,生意场和生活中的。
并且使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难懂的古文用白话告诉你,把深奥的原理一一图解给你看。
从起卦到讲解,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例子,让你即使读不懂文言文,也能了解易经所说的知识。
全书只要56元,甚至不到一顿饭钱就能让我们掌握出《易经》里的大智慧,何乐而不为呢?
大家点击商品卡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