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寻根黄河文化,传承中华文脉张中海黄

发布时间:2023/5/16 12:06:46   点击数:

张中海,山东临朐人,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泥土的诗》《现代田园诗》《田园的忧郁》《混迹与自白》《雁哨》,另有短篇小说《青春墓志铭》《一片光明》,传记文学《一个空战老兵的非凡人生》《黄河传》等。

黄河,造就和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培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但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直缺乏一部与她相匹配的传记。学者陈原曾感叹:“如果有人写出一部《黄河传》,它会给我们多少快乐与忧伤啊!”黄河文化专家侯全亮曾呼吁:“希望中国有一部真正的《黄河传》!”

年,一位齐鲁作家行动了。10月的一天,一大早,张中海驱车从济南出发,沿黄河右岸大堤,顺流而下到黄河入海口。那间他在年8月为写《一条大河与一条大河的归宿》居住过的河口疏浚指挥部小屋早就不存在了,但他还是在那里盘桓了半天,并特意找了一处临河的小饭店吃午饭。他在心里默默地念叨:“开始了,重新开始。”多少年后他回忆说:“为什么自己内心需要这么一个隐秘的仪式感?是对将要所写的母亲河发自内心的的敬畏。”

后来,花甲之年的张中海驱车沿黄河溯流而上,五上五下,行程公里,收集2亿多字资料,形成余万字笔记,最终几经删改完成56万字的《黄河传》。全书16章,涉及地质地理、历史人文、风俗风物种种,俨然一部横贯古今、包罗万象的黄河百科全书。更为可贵的是,他以诗人之情怀书写黄河之博大浩瀚,把黄河写成了民族历史的交响乐,并以多“声部”的复杂“演奏”,呈现了一部大书的恢弘特质以及难以跨越的书写高度。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张中海先生。这位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中国诗坛崭露头角的齐鲁作家,带着诗人的哲思,用时而激昂时而舒缓的语调,讲述他与《黄河传》、与黄河的不解之缘。

?平静中蕴藏着凌厉的力量

记者:年,人民治理黄河近50周年时,您曾经创作了《一条大河与一条大河的归宿》;5年,您又与人合作推出《一条大河与一条大河的子孙》;年,您出版了这部《黄河传》。是什么让您如此持久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bulili.com/wxtq/266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