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老子写道德经到底想说什么其实他是想教

发布时间:2025/1/21 15:07:14   点击数: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www.mvdtj.com/
中国先秦道家的著作《道德经》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所著,它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是华夏文明传承了两千余年的一部奇书。《道德经》只有五千多字,放在今天也不过是一篇论文的长度,然而这部经典却言简意赅,蕴含着无穷深意,一直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是华夏民族的智慧源泉。那么老子为何要写《道德经》呢?这部书包罗万象,可以解读出哲学、文学、宗教、政治、兵法、权谋等种种思想,它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看看老子的身份是什么。司马迁在《史记·老子申韩列传》中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曾经是周王室守藏室之史。一般认为,守藏室就是王室收藏图书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与国家档案馆,其中所收藏的,当然是前朝或当代的文件、法令、史书等政治档案。老子天天守着这些档案,自然会从中总结出了王朝兴衰的规律,总结出统治者施政的要旨。于是老子便写出了五千字的《道德经》,因此《道德经》其实是一部政治理论著作,老子想用它来教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其实只要翻一翻《道德经》就会发现,其中“圣人”一词随处可见。老子在八十一章中写了三十一个“圣人”,可以说《道德经》就是一部圣人之书。而圣人,正是老子心中最理想的统治者,是君主们的榜样。那么,圣人到底是怎样的统治者,他们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呢?《道德经》中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可见,老子认为圣人的统治之道就是“无为而治”,想像圣人那样治理国家,就必须无为。但到底什么是无为呢?对于这一重要概念,通常人们存在两种相反的看法。第一种看法是认为,《道德经》中说的“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这些人批评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太过消极,只能独善其身,不能兼济天下。第二种看法是认为,老子说的“无为”,表面上是无所作为,实际上是无所不为。这些人认为《道德经》就是权谋之书,专门教人诡诈之术。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是对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误解与曲解,违背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那样的人只能做隐士,不能做统治者。无为指的是不妄为,即顺应天地间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帮助黎民百姓自我发育,不用严刑峻法去约束百姓,也不用横征暴敛去侵扰百姓。而那些失败的统治者们则恰恰相反,他们要么是什么都不做昏君,要么是胡作非为的暴君。只有那些能顺应百姓的内在要求,无为而治的统治者才是贤君,如汉代的文帝景帝用老子的学说让百姓休养生息,开创了著名的“文景之治”。所以《道德经》说:“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并不是教导人们无所不为。它的真实意思是:只要采取“无为”的态度,所有的事都会水到渠成。如果君主以“无为”治天下,那么就能“为无为,则无不治”。其实,“无为而治”不仅仅是道家的理念,同样也是儒家与法家的主张。现在我们说先秦有诸子百家,其实先秦的学者们并没有分“家”的概念,老子不会说自己是道家,孔子也不会说自己是儒家,大家都是相互吸收借鉴,因此总有一些共同的观点。儒家同样主张“无为而治”,比如《论语·卫灵公》中记录了孔子的话:“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伟大的舜帝才能做到无为而治啊,他为什么要有作为呢,只要恭恭敬敬地坐在王位上,天下自然就治理好了。原来,儒家认为,只要统治者自己修德,百姓就会自动追随,自我治理,不需要君主三令五申的发布政令。法家同样认同“无为而治”,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君无为而臣有为。君主只要统御臣子,把具体的政务交给合适的臣子去做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君主插手具体的事情,反而会弄得一团糟。不过把“无为而治”阐释得最为透彻的还是老子,因为他从“道”的角度去解释无为。《道德经》说:“道法自然”,道的规律就是自然而然,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生长发育,所以统治者也要顺应万物和人的自然规律去治理国家,这就是无为而治。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有读者可能会提出疑问:你说《道德经》是老子写给统治者看的政治理论书籍,那么我们这些普通人为什么要研究《道德经》呢?其实,《道德经》的内容并非如此狭隘,因为老子已经将“无为而治”的思想上升到了哲学的角度,他说的并非统治之术,而是统治之道。既然“无为而治”是道,那就具有了普遍性,普通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同样应当“无为而治”。如果你读懂了《道德经》,就不会强作妄为,而是会顺应自然规律去做好每一件事情,不会强求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教育孩子也应该“无为而治”,当然这不是说要让你对孩子放任自流。居士我的意思是,家长要顺应孩子的天性,顺应教育孩子的自然规律,顺势利导,引导与辅助孩子自我发育自我成长。家长不应该用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生硬地规范孩子的行为,不应该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那样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bulili.com/wxtq/278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