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三水仓拍卖邦瀚斯香港又见丹萨替造

发布时间:2020/10/12 16:57:23   点击数:
白癜风注意 http://m.39.net/pf/a_7060196.html

首先祝大家中秋节和国庆节双节快乐!

纽约艺术周刚刚落下尾声,国内内地与香港的拍卖也蓄势待发,依次紧锣密鼓地提上行程。在刚刚落槌的纽约邦瀚斯喜马拉雅艺术专场中,一件来自迦舍摩罗的弥勒菩萨以超过68万美金成交,正当人们还来不及复盘拍场之时,香港邦瀚斯的「诚虔韵映」(IMAGESOFDEVOTION)专场已经带着拍品,大步流星地迈来。在总共67件拍品中,其中一部分是来自于瑞士私人收藏的祖师像,在藏家经年的收藏下,祖师像以各自的面貌与精神状态,向世人传递出灵性——每一位祖师造像在爱好者心中都有着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另外的部分则是维持了「诚虔韵映」喜马拉雅艺术专场一贯的包罗万象——从近来热门的犍陀罗造像,跟随佛法的一路传播到斯瓦特、帕拉、尼泊尔、西藏、中原,作品都不乏精彩动人的闪光之处;而唐卡部分也以欧洲私人收藏一件15世纪藏中的二臂玛哈嘎拉唐卡为首,展现了藏地的斑斓色彩和经纬之间的虔诚描摹。除此之外,法器、藏毯也点缀了「诚虔韵映」的宗教信仰。

总之,整场拍场维持了一直以来的高品质水准和拍品的传承有序。事实上,邦瀚斯香港的喜马拉雅拍卖,是藏传艺术界每年约定于香港的一场艺术盛宴。今年的十月黄金周,出于特殊原因,似乎很难如往年一般见到香港如火如荼的亚洲艺术周,但三水想,这样品质的拍卖专场,依然会得到有识之士的青眼,无论能否赶往现场,懂行的“老马”总能凭借慧眼聚焦到自己心仪的那杯茶。

今秋的「诚虔韵映」,我们一同来细数华章——

直贡梯寺第六任法王妥噶瓦仁钦僧格像

14世纪藏中丹萨替寺高:23cm估价:HK$1,,-1,,

来源:苏富比纽约,年9月19日,lot25

上师是传承教法身份的人物,是佛和众生之间之间穿引的桥梁——婆娑世界,虔诚的信徒在上师慈悲地教诲下,得到解脱成就。

这件令人印象深刻的造像,描绘的是直贡梯寺第六世住持妥噶瓦仁钦僧格(-)。位于藏中地区的直贡梯寺,在西藏地方政治史的宗教史上曾经有非常辉煌的地位,是连接藏北草原与拉萨平原的黄金古道。

直贡梯寺

显而易见,这件高僧大德的造像经由悉心而厚重的镀金,这件极富张力的妥噶瓦仁钦僧格像曾被供奉于丹萨替寺的扎西果芒大塔,丹萨替寺与直贡寺相邻,是举世公认的西藏最为伟大的艺术古迹之一。其造像吸收了尼泊尔造像艺术魅力,又融入当地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并具有地区性的尼藏融合的艺术风格,代表了西藏佛像艺术的最高成就。

据弗朗西斯梅勒(FrancescoMele)于年所拍摄的丹萨替寺扎西果芒大塔(tashigomangstupa)照片显示,大塔最顶层供奉着丹萨替寺历任座主及噶举派众祖师的塑像,由此也可见上师在信众心目中地位之高。

扎西果芒大塔顶层丹萨替寺(弗朗西斯梅勒摄于年)

通过14世纪藏地艺术家的纯熟技艺和内心的诚挚,生动地展现出这位上师鲜活而洋溢的生命——圆润的面容上,高扬的眉毛为他沉思的状态增添了权威之感。妥噶瓦仁钦以成道像,一手禅定一手触地印端坐于莲台之上,前置一金刚杵,与上师自信壮硕的身形相得益彰。祖师双肩宽阔,身形浑圆,身着僧衣,袍服上细腻入微地刻有花纹:外袍刻各个阶段的曼荼罗、莲花,背面僧袍錾有重叠的铜钱纹样……

妥噶瓦仁钦僧格是直贡噶举派创始人,拥有吉天颂恭尊称的止贡巴仁钦贝的亲戚,妥噶瓦意为“居于金殿楼上的修行者”,源于他在直贡寺金庙上层默默修行了七年。

丹萨替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桑日县江乡日岗村北的山腰处,由噶举派僧人多吉杰布始建于年。建寺之后,多吉杰布在该寺收徒传法十多年,因其地名叫“帕竹”,该派发展为帕竹噶举派,丹萨替寺遂成帕竹噶举派的主寺,多吉杰布本人也被称为帕木竹巴。

其鼎盛时期,艺术作品有着极高超的技艺和特色,尤以其主朝圣厅中8座十余英尺高的佛陀舍利塔的特殊形式而在喜马拉雅艺术史上弥足珍贵。

扎西果芒也常被称作丹萨替大塔,是西藏丹萨替寺曾经建造的八座多层台阶式构造,据说为帕木竹巴的弟子吉丹贡布于定中所见。所谓扎西果芒,是藏文的音译,意译即“吉祥多门”。

丹萨替造像及构件均可称是一种尼泊尔与西藏融合的造像艺术风格,尼泊尔艺术影响表现在衣纹的表现手法、装饰等许多方面。同时兼融西藏本土的审美观,形成独具特色的丹萨替风格,装饰特点鲜明,在这一时期的造像艺术体系中堪称独树一帜。

15世纪帕竹政权走向覆灭,丹萨替寺也隐没在历史中。直到年意大利藏学家图齐造访该寺,为该寺独具特色的舍利塔造像所惊艳,随图齐入藏的弗朗西斯梅勒拍有图齐称赞的舍利塔多幅图片。借由照片的传播,丹萨替寺风格艺术才重新回到世人眼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丹萨替寺在年因故遭到毁坏,传承至今保存完整的构件非常稀少,并且其中大多保存在各博物馆,这也是本件拍品弥足珍贵的原因之一。

这件祖师像用材奢华,胎体厚重,而独特的莲花瓣与其他的丹萨替寺中成就者像对比,有着同样的风格造型,无疑标志着西藏艺术史上的巅峰。

佛陀像

约3世纪

犍陀罗

高:73cm

估价:HK$,-1,,

来源:比利时私人收藏

尼采曾形容过一种“慢箭之美”——

“他伴随着宁静而出现,不作暴烈的醉人的进攻,而在渐渐渗透之间悄悄久留在人的心中。”

在我看来,犍陀罗就是这样耐人寻味的美。

犍陀罗艺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它以希腊、罗马式装饰手法表现中亚和印度次大陆地区的题材。同时,丝绸之路沿线蓬勃的贸易活动,催生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宗教的繁荣,贵霜王朝统治下的犍陀罗地区全民信仰佛教。在公元初的几个世纪,犍陀罗出现了希腊化风格的佛教造像,目前的考古史料指向,犍陀罗地区是佛陀塑像形象最初诞生的地方。诸多史料记载此地一度僧伽遍地,香火旺盛。

就材质而言,犍陀罗雕塑通常就地取材,使用本地区盛产的灰色片岩。佛陀的风格显然可见希腊式的美学形态——波浪卷发纹,深陷的眼窝、高耸的鼻梁、轻薄的嘴唇、罗马样式厚重褶皱的僧袍……这些俨然是西方美术传统中所追求的完美艺术,这些元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了典雅而优美的构图。

面部的美貌与平和之下是有力而健美的体魄,一脉相传了古希腊艺术强调对人体的赞美与肯定,仿佛将人与神衹理想化地融为一体。

与这件作品类似的是年纽约苏富比3月22日拍场的一件2-3世纪.5厘米犍陀罗立像,和年9月13日佳士得的2-3世纪81.3厘米犍陀罗立像。就面部而言,三件佛陀都展现出了希腊式的开脸结构,邦瀚斯这件面部清秀俊美,除背光上面有些许片岩遗失之外,整体显得更为完整。三件佛陀体格同样饱满有型,衣纹的起伏衬托出了微微凸起的小腹,本场拍品的衣纹相较之下更显厚重而不失柔软;此外,三件作品的手都有不同程度的遗失。

年纽约苏富比3月22日2-3世纪犍陀罗立像

年9月13日佳士得2-3世纪犍陀罗立像

从腿部来看,几件佛陀右腿直立,而左腿微微弯曲,似乎正在徐徐前行。此外,另两件作品均从双脚以下已经遗失,而本件的作品从上而下包括脚底的台座都完整保存了下来,底座刻有浅浮雕,呈现出弥勒菩萨受左右两边两对供养人敬拜的场面。

财源天母像

13/14世纪尼泊尔马拉王朝

高:16cm

估价:HK$2,,-3,,

来源:法国私人收藏

在印度神话中,喜马拉雅地区是众神之居所。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虽国土面积不大,且多为山地,但它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和影响,佛教造像艺术便是其古代文明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页。尼泊尔造像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它在吸收古代印度造像艺术手法和风格的基础上,不断融合本民族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雕刻技艺,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鲜明地区和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

财源天女也称为财续佛母,其前身是印度民间河神信仰的恒河女神,后为密教吸收,为早期密教就已很流行的女性本尊。最早期的财源天女信仰主要是赐予供奉者丰富的稻谷和粮食,后来延伸成赐予信奉者各种福德智能资粮,造型多种,最主要的共同特征是持稻穗和宝瓶。

在佛教中,财源天女是司掌时间财富的女神,此尊财续佛母造像呈单面六臂的形象,在尼泊尔地区传播极为广泛,早期尼泊尔地区的佛教仪轨文集中也可以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形象。

这件六臂财源天女神情窈然、面容详和,面部细节铸刻细腻,面相生动。六只手臂展现出了一种令人舒适的平衡之感,其中两臂向世人展现施予印与宽慰印,另外四臂则分别持宝瓶、谷穗、珠串与般若波罗蜜多经书,四件宝物分别代表着充沛的生育力,财富,生命与智慧,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向上繁荣。

造像是典型的13-14世纪尼泊尔马拉王朝的作品,出自纽瓦尔人之手。纽瓦尔工匠们的造像技艺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华丽的喜马拉雅艺术史上留下了炫彩的篇章。这尊财源天女像便是加德满都谷地纽瓦尔金属雕塑师天赋才华的明证——作品对于身体情态,完美和谐的精准把握,洗练简洁的雕塑技艺,注重人体美的特点,使佛像洋溢着充沛的活力,达到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这件财源天女纽瓦尔塑像融会了一些令人无法抗拒的特质:优美、均衡、典雅、高贵,以及奢华的表面细节与装饰。完美的造型充分展现了马拉造像的风格面貌和艺术特点。有着极高的艺术质量、丰富的历史内涵,充斥着浓郁的尼泊尔造像艺术气息,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宝帐大黑天唐卡

15世纪藏中

尺寸:51.5x46cm

估价:HK$,-1,,

来源:欧洲私人藏家购于/年

这件重要的唐卡中央绘制了一个健壮勇猛的二臂大黑天主尊。二臂宝帐怙主又称二臂大黑天,它实际上是大黑天的一种变化形象。大黑天是汉语意译,梵语为Mahakala,其中Maha意为“大”,kala意为“黑”。

画面中呈现了二臂宝帐大黑天的经典形象。头戴五骷髅冠,骷髅之上饰以花叶,嵌以珠宝。红色的怒发如熊熊燃烧的火苗冲冠而上,发髻中央端座一尊化佛。宝帐怙主额头宽阔,面型方正,两颊凸起,须眉如火,威猛霸气;面生三目,尤其是眉下的双目,双眼眼珠圆鼓硕大,几成球形。鼻梁挺拔,两翼宽阔。张口露齿,如怒吼状态,上下两排牙齿排列整齐,甚至口中的牙齿都清晰可见。

脖子极短,似乎硕大的头部直接置于双肩之上。其大腹便便,身体饱满壮硕,四肢浑圆短粗,体态极具个性特征。胸前饰璎珞,手足饰钏环。宝帐大黑天粗壮有力的双臂置于胸前,右手持金刚钺刀、右手托颅碗,碗内盛满鲜血。壮硕的双腿呈蹲踞式踩踏在外道的身上,象征着对邪魔外道的降伏,四周盘旋着明亮的滔天火光。

这幅精彩的唐卡作品于细节之处描摹地生动有趣,构思精巧。主尊宝帐大黑天虎虎生风,令人生畏,除此之外,画面中每个人物都描绘生动准确,将护法神灵的威猛怖畏展现地淋漓尽致。整幅唐卡构图主次分明,整体采用大量的红色,色彩明丽,视觉冲击强烈而不失和谐。

二臂大黑天夏鲁寺壁画

从风格上讲,这幅画的尖头滚动到火热的曼陀罗,从其彩色到卷曲的莲花瓣,无疑显示出西藏中部14至15世纪绘画的流行特征,如由江孜塔尔寺和夏鲁寺的壁画中所现的风格一般。

除此之外,现藏于洛杉矶县立博物馆的15世纪二臂大黑天唐卡也可与本件作品进行对比,同样展现出古典藏地绘画扣人心悬的活力与美感。

二臂大黑天唐卡现藏于洛杉矶县立博物馆

观音像

14世纪元代

高:21cm

估价:HK$3,,-4,,

来源:原日本藏家旧藏

六世萨迦法王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像

15世纪西藏或出自贡嘎曲德寺

高:21cm

估价:HK$,-,

来源:佳士得阿姆斯特丹,7年11月20日,lot

莲花手观音

8/9世纪斯瓦特

高:17cm

估价:HK$1,,-2,,

来源:法国私人收藏

金刚杵与金刚铃

金刚铃:明15世纪早期金刚杵:西藏约16世纪高:金刚铃:19.7cm金刚杵:15cm估价:HK$,-,展览:Rituelstibétains:VisionssecrètesduVèmeDala?Lama(–),巴黎集美博物馆,2年11月6日至3年2月24日出版:NathalieBazin等人,Rituelstibétains:VisionssecrètesduVèmeDala?Lama(–),巴黎,2年,第页,第88号来源:RobertBurawoy巴黎,购于-年欧洲私人收藏

弥勒菩萨像

约-年藏中

索南坚赞之作

高:16.3cm

估价:HK$,-,

瑜伽士铜像

16世纪西藏

高:11.2cm

估价:HK$,-,

来源: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私人收藏,购于年2月

「诚虔韵映」邦瀚斯香港喜马拉雅佛教艺术集萃

展览时间:年10月2日-10月5日

拍卖时间:年10月5日北京时间晚上17:00

展拍地点:香港金钟太古广场1座1室

详情金梦(0)

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分享到朋友圈”,可以让更多人看到本文

新浪微博用户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bulili.com/wxdt/2022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