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越努力,越幸福”。在我们学校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同一个梦想,走到了一起。从去年10月开始,他们依托竞赛班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从基础训练到专项训练,坚持不懈。在最后一轮比赛中,他们苦战了四天三夜,最终取得好成绩。他们,就是所有为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而奋斗的师生们。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上,我校21支参赛队伍从全国所高校、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二等奖4项、江苏省一等奖2项、江苏省二等奖11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取得历史性突破。
小龙相信,在目睹了参赛同学的风采后,你一定会更加感慨:校园生活竟可以如此丰富多彩!下面,请跟随小龙的镜头,一起走进精彩纷呈的电子创意世界吧。1参赛组:陈彭鑫,陈治宇,费敬敬选题:数字频率计
“长望电子设计竞赛班”三人组,以“数字频率计”为选题,获得我校历史上的首个信号组全国一等奖!
级的费敬敬同学在高中时就参与了电子设计竞赛。他比旁人早一步接触了单片机,进而爱上电子设计,并以一种执着的心境,在科研的路上越走越远。大学两年,费敬敬主持了四个科研项目,涵盖图像处理、嵌入式开发、模拟电路等多个领域,目前已经有两项顺利结题。在他眼里,这些课题是专业,更是兴趣!提起竞赛,他开玩笑地说:“凌晨一点是泡咖啡的时间。”因为电赛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四天三夜的鏖战、总计不到九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每一次调试的紧张感,让他们终身难忘。
必修课加权成绩、综测成绩都位列专业第一,大学三年发表论文四篇,有三项科研专利……级的陈彭鑫同学在大学过得有滋有味,即使同样是挑灯夜战的时间,他也总能给人一种看戏喝茶的感觉。提起电赛,他的感悟是,“尽人事、听天命,坚持下去,结果一般都不会差。”在如此轻描淡写的背后,是陈彭鑫利用闲暇时间浏览专业论坛、动手实践的努力。是的,没有什么事情简单且一蹴而就,如此专注、投入,小龙自叹不如。
另一位小组成员是通信工程专业级的陈治宇,同样优秀的他表示,大学最大的收获就是交到这群实力很强的朋友。与大家并肩作战,合作完成比赛,很开心!2参赛组:宋林,郭敏智,曾玉姗选题:风力摆控制系统
级的宋林童鞋是一个竞赛达人。大一时,他的团队获得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这是我校在该项竞赛上的第一个国奖!去年,宋林又获得“飞思卡尔杯”全国一等奖。他说,把握青春,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树立目标并为之奋斗,你就能体会到竞赛的乐趣。别看这个拿奖拿到手软的科研大神一脸生人勿近的表情,生活中的他却不拘一格。当小龙问他多久踢一次球时,热爱足球的他回答:“人要是约齐了——就去踢球。”
小组成员郭敏智童鞋和曾玉姗童鞋谈起了比赛经,“想在电赛中取得好成绩,一定要锻炼好身体。电赛的工作强度很大,正式比赛的时候,基本上不能睡整觉。”据说,他们在实验室里准备了气垫床,实在累了就躺会儿,但对于他们而言,休息也不过是换个方式思考。“功夫在日常,”他们一致认为,“平时一定要多动手,保证自己能搭好一个稳定的硬件结构、焊的电路稳定;多动脑,因为成品和设计初稿往往会有很大出入,要快速准确找到问题关键,设计出合理的数学物理模型并反复实践;多合作,团队精神很重要,Never,never,nevergiveup。”3参赛组:袁振国,吴静,杨阳选题:数字频率计
级的杨阳同学所在的小组同样选择数字频率计,并斩获全国一等奖。大学伊始,他自创的小品节目就给班主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和班主任的交流中,杨阳同学第一次知道了电子设计大赛,并参与到学校的课题中,自此对电子设计一见钟情。
当小龙问他大三最想做的事情时,他踌躇了半刻,粲然一笑道:“去跳舞!”作为一个热爱街舞的少年,电赛前,杨阳甚至已经准备好去武汉练舞。他一直认为,虽然自己跟大多数人选择的道路不同,但是跟着感觉走——跳舞或者参加电赛,而非闷在书里“发霉”,是一件幸福而有意义的事情。采访最后,他寄语学弟学妹们:“只要你们喜欢,就认真去对待它,成功终究会属于你们的。”
看完了上面竞赛达人们的故事,你是不是也想动手试试了?还有很多参赛小组,小龙就不一一介绍了。“我也想参加电赛,可惜已经晚了。”这样的潜台词别再想了,心动不如行动,有兴趣就去尝试吧!
作者:张宇婷
编辑:吴琪琼、方向
审稿:贾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mabulili.com/wxjc/1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