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奥园自救现曙光卖物管套现224亿补

发布时间:2025/5/23 10:00:46   点击数: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奥园自救现曙光:“卖物管”套现2.24亿补血,引战国资谋局旧改、百亿债务或重组

新时代的竞争法则也正发生着质的改变,这种变化不仅猛烈冲击着企业和竞争格局,更深刻改变着我们对商业世界的传统理解。没有一家企业能够长盛不衰,商业逻辑正不断更新和迭代。

搜狐财经《狐说商道》栏目,聚焦商业人物、企业案例,洞悉商业智慧、品味商战故事。此为《狐说商道-公司系列》的第三十五期稿件,聚焦大湾区老牌房地产集团——奥园集团。

出品

搜狐财经

编辑

李春平

作者

吴亚

自救一年半,“流动性”警报还未解除的奥园看到了脱困的曙光。

这是一宗“以小博大”的买卖,以仅亏损千万元的代价,奥园出让旗下物管奥园健康(.HK)的控制权,“套现”2.24亿元迅速“补血”。

交易对手作为拥有广东国资背景的基金公司,未来还将以其丰富的财务及业务资源,助力奥园的“基本盘”产业——城市更新业务。

好处不止于此,对于正处于债务重组关键时刻的奥园而言,此时成功“引战”国资还是一种信心的对外释放,有助于公司的“化债”进程。

“舍物业”、“谋旧改”的背后,“引战”国资的奥园能否绝处逢生?超百亿元的债务能否妥善解决,仍是奥园自救的关键。销售大降八成背后,奥园最根本的自我造血能力也仍待修复。

“舍物业”:亏本套现2.24亿,仍为第二大股东

在审视这宗交易时,不容忽视的一大重要前提是:奥园健康并未完全“卖身”。

根据奥园集团旗下地产上市平台中国奥园(.HK)于年2月16日发布的公告,中国奥园拟以现金2.5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24亿元)的总代价,出售所持有的奥园健康29.9%股份。

于出售前,中国奥园合计持有奥园健康54.58%的股权(约3.96亿股)、系控股股东;由此,出售完成后,中国奥园仍持有奥园健康24.68%的股权,仍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

这与昔日蓝光发展旗下的蓝光嘉宝服务整体出售予碧桂园服务、中南集团的成员企业中南服务打包卖给华润万象生活等物管收并购案例,并不相同。

奥园健康在物管圈已算是中等规模的物企,截至年6月末,公司的在管面积达万平方米,同比增加%;合约面积约为万平方米,同比增加82%。

奥园健康虽然是一家拥有22年历史的老牌物企,但其在年才登陆港交所。以“大物业+大健康”为独特标签,奥园健康在发展初期除了传统的商业运营、物业管理之外,其还布局了生活服务和医疗健康业务。

奥园健康曾在年筹划收购浙江医美龙头企业连天美,后由于商业原因,其终止收购并剥离了医美业务,转而聚焦物管相关的“基本盘”业务。

往期财报数据显示,上市后,奥园健康的业绩保持双位数增长。仅年-年上半年,其累计创收约33.12亿元、归母净利润约5.91亿元。

奥园健康年-年上半年主要财务数据,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从账目上来看,奥园的这笔交易是亏的。公告显示,奥园健康每股股份的待售价为1.港元,相较于奥园健康停牌前(年3月31日)的股价1.86港元折价约36.61%。

相较于奥园健康停牌前五个连续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1.港元,折让幅度也在约35.29%。

中国奥园在公告中也明确之指出,本次出售事项预期将录得亏损约.6万港元。

对于仍处于“流动性”危机的中国奥园来说,此番出让奥园健康的控制权,无疑也能让其提前实现投资变现,并为公司“补血”。

不过,“战投方”在对奥园伸出援手的同时,也为自己设置了一道“防火墙”。按照交易的相关先决条件,奥园健康需满足以下条件,包括股票复牌、管理层须做出必要变动、刊发年及年度的业绩报告等。

也因此,奥园健康在交易公告披露后的几乎同一时间,发布了人事变动公告。作为奥园集团创始人、中国奥园董事会副主席兼行政总裁的郭梓宁,辞任奥园健康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职位。

截至发稿,谁将成为奥园健康的新任董事会主席?仍未有明确公告,市场分析普遍认为,具有“战投方”背景的相关人士或将接任这一职务。

“引战广东国资”:地缘优势下,谋局旧改业务

该“战投方”是谁?并非传闻中具有“山东国资”背景的地产企业,而是在地缘方面与奥园更为接近的具有“广州国资”背景的基金公司。

这家公司名为南粤星桥基金,由国资背景的广州南粤基金及星桥香港共同组建。其中,南粤基金系年成立的广州国有基金管理平台,由广州市增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广州(汇银天粤)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南粤基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bulili.com/wxjdd/282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