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UADmiddot建筑万象文化建

发布时间:2020/9/4 14:44:31   点击数:

十里洋场,火树银花不夜天,上海,又被称为“魔都”——约是迅猛的经济发展与城市更新仿佛“魔幻”。从被动式的“万国博览”到主动式的“国际都市”,日新月异的上海每一天每一处都有新事物诞生,亦有旧事物被遗弃。在区域功能变革中,过去与未来在此交汇,本土风情与舶来思维于此碰撞,独特的戏剧冲突性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和建筑师的视线。年12月6日,UAD建筑六院全体建筑师走近上海当代文化建筑,深入体味文化建筑与艺术之间内在性的对话,实地探访ChristiandePortzamparc、DavidChipperfield、柳亦春等中外建筑大师的优秀作品,细细品味艺术品与空间、光线、氛围之间的联系。

以下探访问答均为建筑师考察探讨中的戏作

Q为建筑师问话,A为建筑的回答

一号探访作品

上音歌剧院

.12.07

Q

上音,您好!感谢基建处王老师为我们安排此次对您的探访。作为一个新“诞生”的歌剧院,在魔都这么多前辈之中,您觉得自己为何能吸引到观众和学术交流?

A

首先,我的出生地上海音乐学院就已经奠定了我在组织学术交流上的优势;其次,我虽刚落成不久,但却是国内首个采用整体隔振技术建造的全浮结构歌剧院;而且我的配置非常齐全:不仅栏板有声学反声功能,吊顶设有升降天花板,演出形式不同就可以调节不同的混响模式,连池座都是定制款。

Q

说起定制款池座,我们都很好奇,它背面的装置有什么具体的功能呢?

A

那是一个可以设置八种语言的字幕机,观众可以就近看字幕,不用像以前一样盯着舞台上的大幕。

Q

听起来很人性化的样子,那镶嵌一个平板电脑是不是也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毕竟听说字幕机的成本相对高昂。

A

……从电路设施和设备维护上来说,我觉得还是字幕机可靠一点吧。

Q

关于全浮结构,您的外形是庄重典雅的风格和厚实的体块雕塑感,而全浮结构听起来却是一种轻盈的感觉,那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而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的呢?

A

这是出于场地限制才有相应的结构设计。魔都有很多地铁,我的身体下面就有一条地铁线路通过,所以我必须要悬浮在这条线路之上,并且要有完善的减震措施。

Q

那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形象的呢?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各种建筑风格都很抢镜,像保利大剧院等会采用一些曲线的元素或者高技的设计手法,而您的整体感觉还是比较古典的气,会不会觉得自己这样的气质不够新潮?

A

我认为就应该是这种学院的气质。艺术殿堂嘛,拥有厚重的历史沉淀感也很重要,而且上音的校区和周边整体风格也都比较古典稳重。我的元素虽然简单,但也达到了雕塑感的空间效果,白色的气质纯粹干净,剔除了古典过于繁琐的装饰,保留它本身的空间仪式感,这些都是我比较满意的。如果是换一种“新潮”的手法或者是一味“复古”,都会有一种过犹不及的感觉。

Q

听起来您觉得您自己是处于一个完美的状态了?

A

那倒也没有,我的诞生也难以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小瑕疵,比如分缝没有对齐之类的,不过瑕不掩瑜,我还是很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的。

二号探访作品

上海艺仓美术馆

.12.07

Q

探访的二号作品是一座承载艺术的“仓库”,他的原身是上海煤运码头旧址处的煤仓,那么从一个灰扑扑的煤仓变身为一座时尚代表的“艺仓”,老仓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

A

其实说我是一个建筑作品,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展品,因为改造的起源也就是柳亦春大师的一次实验性体验展,后期外部的构筑就像是我的展柜,而我最主要的气质核心还是源于内在的煤仓废墟结构。

Q

老仓的气质就是非常工业风,给人一种朋克的感觉,是不是在展览的选择上您也会选择与自己相合的主题?我们看到这次的布展主题就是鲍勃·迪伦。

A

没错,虽然我只是选用了粗犷的混凝土和干净的玻璃,没有赛博朋克那种强烈的配色冲突,但本身煤仓性格就是那种粗野的,纯粹的底色更容易衬托那些强烈冲突的艺术。

Q

我们正好看到绿岸艺术节在老仓的水岸廊桥开展,展出的艺术装置都是后现代主义的,而且偏向沉浸式体验。

A

是的,就像我之前所说的,我倾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展品,我就是一个可以沉浸式体验的空间,作为老白渡景观绿地的一部分,我在满足新的文化服务功能、构建新旧关系并置的同时,也建立了浦江贯通中一处重要的公共空间节点。可以说在我的内部有一场精彩的展览,而我在整个浦江沿岸又是一个精彩的展品,所以其他展品也是强调外在感官体验与内在美感联系的,好比你们很喜欢的“歌唱花园”,触碰植物叶面就会吟唱相应的音乐,就是通过植物表面的触感和音乐来体验内外美感的统一的。

三号探访作品

上海中心大厦

.12.07

Q

夕阳将斜,夜色欲沉,今日只能探访最后一位了。她是一位身姿窈窕的“美人”,也是上海的“顶流花旦”——上海中心大厦,她又是怎么看待自己与文化之间的联系的呢?

A

作为上海的“顶流”,我优秀的内在结构和巧妙的空中花园节能设计,已经获得了太多的赞美,就不再赘述。我其实是一个见证者,结构、空间都不是我真正要展示的,我所想让人们看到的是上海的城市肌理和规划发展,在你每一次俯瞰时候都可以窥见时间在这座城市留下的痕迹。当然,我的建成也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见证,我和这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就已经表达了一种文化。

封面探访作品

西岸美术馆

.12.08

Q

今天的封面探访作品是上海西岸美术馆,刚落成不久的小西是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在亚洲的首个合作对象,听说小西性格非常“开放”,会不会愿意跟我们多分享一些呢?

A

乐于分享!开放互通,说的就是我了。我致力于呈现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所以我有两个不同的入口空间:一个是位于龙腾大道的展馆正门;另一个就是滨江步道上的开放式台阶,那里很容易吸引到在浦江边散步的游人,不论是向上还是向下都能邂逅有趣的空间,我把这当做一种开放性的探险,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走着走着就想去看看前面的那个台阶通向哪里。

Q

我们看到小西所在的基地形状是一个三角形,这会间接地使您产生一种尖锐的空间性格么?

A

其实,我的主要空间都是方正的,由三个建筑体量呈风车型旋转排布,再通过中央的通高门厅联系,而且主要采用的材料是半透明的白色玻璃,看起来比较温润。这些体量穿插、交接形成的空间就作为共享空间被利用起来。

Q

通高门厅现在是艺术书店所在?

A

就是您们淘书的艺术书店,我希望艺术的传播是不经意的,包括那些座椅、装饰都是在人们的使用中体会到它的优点。艺术不必一直高高在上,那只会被束之高阁,能容易被翻阅的,才更容易被传播。你应该注意到了,这个空间的光影变化非常丰富,斑驳光点洒在书页上的感觉,是不是很像你坐在树下看书时阳光漏过树叶的氛围?

Q

您的共享空间主要集中在半地下室,那怎么来保证它的景观、采光等问题呢?

A

因为有下沉庭院,所以这些都是利用侧高窗采光的。如咖啡厅有观景需求的,就设置在滨江那一侧,设计成了修长的条形,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入滨江景观了。

二号探访作品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丨让·努维尔展

.12.08

Q

今天的二号受访者不太一样,不是建筑而是一场展览,由普利兹克奖得主、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得主、法国建筑师让·努韦尔策划的“在我脑中……在我眼中……归属……”展。这位受访者相对寡言,第一眼就能感受到他的沉默。

A

黑暗的环境才能让人摈除外物,专心看展品。

Q

众所周知让·努维尔是一位善于运用建筑语言进行巧妙言说的建筑师,他一直孜孜不倦地以成熟稳健的姿态去探索经典语汇与现代修辞的融合,黑暗的环境怎么来呈现这些呢?

A

看电影。

Q

所以这次最主要的展品就是这部电影?

A

这部影片长达三个半小时,拍摄了努维尔在世界各地的逾百个建筑项目,清楚映现了努维尔过往的建筑生涯。

Q

确实,再精细的模型也不比建筑师亲自讲述的设计实践感悟来得直接,所以这是另外六件展品使用玻璃蚀刻来表达建筑模型的原因吗?在真切的感悟面前,模型的精确度和清晰度是否就不那么重要了?

A

那不是建筑模型,那是艺术展品。你可以感受到的是它模糊了大自然与人造物的边际,又以镜锥和自然光影赋予了建筑生动的表情和张力。

三号探访团体

上海西岸艺术区

龙美术馆、西岸人工智能峰会B馆、油罐艺术公园

.12.08

Q

魔都的浦江西岸曾经是重工业区,在产业结构转变之后,这里被统一规划成了艺术中心。一种普遍认同的观点是艺术是极其个性化的,那么在整体区域规划中,如何来整合大家不同的性格呢?

A

龙美术馆

这个问题其实是显而易见的。从色彩上来分析,就会发现大家普遍是灰白色的,非常简单的色彩,也是最具包容度的色彩。

A

油罐艺术公园

在内在要求上,我们也是有相似性的,就是与城市共享,无论是我用来连接所有油罐的艺术公园,还是和滑板公园毗邻的龙美术馆,都是模糊了与城市之间的边界。所以你能看到在我的艺术公园里嬉闹着爬坡的儿童,也能在龙美术馆的“伞”下看到踩着滑板穿梭而过的少年。

结语

建筑与艺术有着共同的创造基础和创造规律,都是通过人的思想来反映生活的,通过对生活的概括、集中、提炼,生动地表现出艺术形象,并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这其中,文化建筑作为艺术的展陈空间,与艺术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文化建筑的美学性格与艺术展陈亦息息相关。本次探访活动,设计师们不仅从外在观察学习各类文化建筑的表皮、形体及建造方式,还深入内部体会其内在空间和展陈艺术之间的意识形态联系,以期通过直观的学习,运用到UAD当代文化建筑的创作与实践之中。

?本文系UAD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END·

图文来源|建筑六院

文章执笔丨刘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bulili.com/wxly/1986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