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南昌航空梦冲上云霄一次从南到北的ld

发布时间:2021/5/1 9:45:39   点击数:
如今,乘坐飞机出行已是司空见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随着民用航空的不断普及,日行千里、环游地球早已变得触手可及。而在几十年前,搭乘飞机不像现在这样便捷,票价也十分昂贵,一次空中之旅总是显得弥足珍贵。回忆起小时候,父母总会把飞机餐带回来与我分享,让我尝尝来自“空中的美味”,还有一些小饰品总是让人爱不释手。我第一次坐飞机,是在20年前,当时放暑假的我独自一人从深圳飞回南昌。票价至今还记得单趟是元,还是儿童优惠价!当时东航有无人陪伴业务,由空乘小姐姐全程陪伴,一路相随。现在再回想当年的昌北机场——也就是现在的T1航站楼,只是觉得不大,从落地到出口并没有花很久时间,同时由于是刚建成不久,机场周围显得很荒凉。说起江西民航发展历程,想必又勾起您那些年的点滴回忆。向塘机场、东航大厦、去机场的iveco、民航花园酒店,还有前往机场抑或是空中之旅难忘的往事与情结。从年民航南昌航空站建站南昌至今已经过去了65年。而这65年里又历经了怎样的沧桑与巨变呢?从昌南到昌北,从第一次到每一次向塘机场、青云谱机场、昌北机场……不知你是否听说过向塘机场、青云谱机场?或许它们对我们父辈们来说影响更深。根据志书记载,年南昌在青云谱机场始建民航南昌航空站。青云谱机场,位于如今洪都新城,它建于年,原为军用机场,解放后为中航洪都集团的试飞用地。其跑道可供波音同类型飞机起降。如今随着洪都集团整体搬迁至航空城。青云谱机场将作为融合文化商业功能进行开发。而在昌北机场建成前,向塘机场成为了南昌民用航空史上的“担当”。年,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批准南昌向塘机场“军民合用”。次年1月1日,民航南昌站第一个航班从向塘机场起飞前往赣州,南昌人的航空梦也随之冲上云霄。同时开辟了上海——杭州——南昌——广州航线。南昌——上海客运票价全程85元,南昌——广州87元。这个价格对于当时南昌普通职工一月40元工资标准来说,已经是价格不菲了。年,南昌民航站旅客吞吐量为人再到年的人次。从蹒跚起步到大步向前。年3月,由于向塘机场实施跑道加厚工程,南昌民航业务再度转场青云谱机场,但时间不长,只有9个月。年初,南昌民航飞机迁回向塘机场起降。年12月,南昌民航售票大楼在彭家桥破土动工,年7月竣工,后来改成了大家都熟知的东航大厦。年,南昌开始执行南昌—香港之间的临时包机,并于年改为固定包机,南昌人打开了通往外界的窗户。年,向塘机场旅客吞吐量4万多人,年突破10万人次,年和年,向塘机场客运连续超过80万人次,是该机场历史纪录。如今向塘机场早已停用,青云谱机场也将用于商住开发,前段时间看到青云谱机场的跑道已经被围挡拆除,虽然的青云谱的格局从前受制于机场,倘若完全拆除甚是可惜,希望在结合洪都航空工业遗址打造上能够同步统筹,给“遗址”留下一些真实的感官。今天的昌北机场,客运年吞吐量早已突破千万大关。近20年的江西南昌的航空事业发展确实可圈可点,虽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旅客对昌北机场交通便利性不吐不快、对没有地铁这件事耿耿于怀。但回看20多年前这里,却迎来了昌北机场的起点。年机场项目立项,次年动工、年竣工,同年9月启用,成为了江西的第一个民用航空港。南昌民航机场从此落地昌北。此后,昌北机场还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联合重组,并于年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正式接管了南昌昌北机场。年,南昌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大关;年,晋升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实现翻番,达到万人次;年,年旅客吞吐量增速位居华东地区机场首位,快速蓬勃的发展树立了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在国内重要干线机场的地位。投资25亿元!近10万平的候机大厅!年,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正式动工。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机场升级为4E级国际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目前可起降除空客A外的所有机型。年,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万人次。而现在昌北机场也迎来新的发展格局,从单一的客运业务到客货并举。航空物流产业成为了新兴产业,这里成为重大物流枢纽中心。年12月24日,实现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8万吨,年12月29日突破18万吨!又为昌北机场的历史写上辉煌的一笔。时间来到“十四五”,未来昌北机场的发展目标明确,这片区域也将被赋予新动能。在今年1月召开的江西省机场集团年工作会上明确了到年,将完成南昌昌北国际机场T2航站楼C指廊延伸及飞行区配套工程建设、力争基本完成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同时,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40万吨。而从地铁方面,1号线北延至机场段也将于年年底前开通运营。可以说,未来五年是这里蓬勃发展的五年。未来,从空港新城起飞!机场三期、综合交通枢纽、数字经济、智慧视觉城、航空产业配套……南昌,在航空产业上大有可为。发展航空产业其实还得形成一条航空产业链。使得从前端研发、制造,到后端的运营和配套产业,形成一个整体。前端产业南昌也有了,那就是位于瑶湖航空城的以中航洪都、中国商飞为主体的组团,而对于产业链的下游来说,昌北机场片区当仁不让。依托昌北国际机场,一座空港新城也将拨地而起。按规划,空港新城近期范围为南昌临空经济区直管区16.8平方公里及临空二期约64平方公里范围。远期范围为赣江新区临空组团平方公里区域范围,西至福银高速昌九段,东至赣江,北至上池湖,南至铁路物流园,包括新建区樵舍镇、乐化镇和溪霞镇等29个行政村。力争经过5年开发建设,努力成为中部地区双向开放门户、临空产业创新集聚典范、智慧宜居宜业空港新城和大南昌都市圈新动力源,打造成为江西省、南昌市宜居宜业宜商宜行的“现代空港新城”。

空港新城,“新”在何处?

空港新城是一个4.0版的新城,说它新,主要是新在4方面,一是定位新,打造中国的双循环高地、打造中部地区空港经济的先行区、打造江西省内陆开放新高地、打造大南昌都市圈新增长极。

二是理念新。空港新城的打造突出三方面理念。首先是产城融合。必须要在新城聚集产业人口形成产城融合。开放先行,依托空港新城空运、陆运、水运等多方面优势,还有国家级中保区有很好的开发条件发展先行,主要围绕产业发展进行。交通导向。空港是一个要素聚集,主要是人口聚集的地方,尤其是人流量密集的地方。空港新城也将打造成整个江西省的综合交通枢纽。

三是产业新。主要体现为高端的电子信息产业,包括数字经济,打造中国南昌数字经济港。以及一些空港指向的产业,比如航空货运,航空物流,航空维修等。此外,还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

四是模式新。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办成企业化管理的园区。同时进行混动开发。

那么,自提出空港新城这一概念以来,这一区域有哪些成果成效呢?首先,飞机运输业在这里逐步扩大。以东航江西分公司、深航江西分公司、江西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江西分公司为代表的客运企业在过去的几年中飞速发展,最高突破近万人次的年货运量,在去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客运量也将近万。客运集聚和辐射的效应越来越明显。第二,在货运方面,提出打造“客货双枢纽”。货运量连续三年同比增长约50%,特别是国际货运量更是大幅提升。第三,在航空客货运相关配套产业中蓬勃兴起,去年成功开通了“一货站三中心”,即航空国际货运站、海关监管中心、国际邮件中心、国际快件中心。同时开通了跨境电商,今年起还将开通、。通关条件越来越好,有利于电商在这里聚焦。近两年,区域跨境电商数量同比增幅均达%。此外,航空维修、空港食品、商务会展相关产业也在加速发展。空港新城近年也落地了一批重大重点项目。去年春秋航空江西运营基地,将在南昌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站。MRO(维修与作业)航空维修功能平台项目也将在今年落地。昨日,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综合保税区、深圳市丰泰电商产业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三方就“南昌顺丰智慧产业基地项目”签署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50亿元。项目用地亩,一期重点打造五个中心,即江西智能分拣中心、华中智能温控冷链中心、华中智能大件仓储中心、华中人力资源中心、华中供应链电商创新孵化中心,形成一个智慧供应链科技领域的企业集群。二期将建设顺丰全货机维修基地,并开展国际货运航线的合作以及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未来空港新城亮点有哪些?第一是航空基础条件设施的扩容。昌北机场的三期扩建和C指廊延伸项目。南昌机场三期扩建设计旅客吞吐量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万吨,将建设T3航站楼约32万平方米,新建东1跑道(×45米)和两条平行滑行道,新增机位90个,其中41个近机位(1F10E30C)、28个远机位(17E11C)、8个货运机位,建设综合交通中心8万平方米、货运站3.5万平方米。目前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待上级批复。T2航站楼C指廊向北延伸约米,新增建筑面积3.47万平方米;C指廊周围新建近机位停机坪,主要满足C、E类飞机停靠,本期新建机位20个(15C5E),其中16个近机位、1个隔离机位、3个远机位等设施。工程完工后,届时T2航站楼全部为国内流程,建筑总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设计容量万旅客吞吐量。目前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年建成。第二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以上海虹桥机场为样板,打造集航空、昌北机场高铁站、城市轨道交通1,8号线、快速公路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实现机场与高铁零换乘,还将把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公交系统引入交通枢纽,打通机场与市区、空港新城内部的交通循环、成为一个立体式综合交通枢纽。

第三是全面发展数字经济,打造中国智慧视觉第一城。空港新城将率先成为南昌发展数字经济的先行区。数字经济对于南昌经济的发展是全域性的。而在空港新城有它独特鲜明的分工和特点。其中有两大工程,一个是赣鄱数据湖,去年12月,亿级项目赣鄱数据湖二期已完成备案,主要建设Tier3+标准的赣鄱数据湖项目。在一期投资1.16亿元建设个机柜的基础上,建设赣鄱数据湖项目二期工程。另一个是华为智慧视觉中心。

智慧视觉将在空港新城,通过数字化的,更深度的,更广度地应用,加速智慧城市概念的落地,使它能够成为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民生事业以及社会治安的得力助手。这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导向。﹀﹀﹀回看这五十多年的南昌民航的发展,从单一的民航业到产业链的形成,再到产业新城的崛起。其中虽然有几分时代发展的推波助燃,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能够找准自身优势和定位,不盲从不跟随。空港新城的打造无疑是一个不错的IDEA,产城融合、引凤筑巢。我们也希望南昌的航空梦可以随着新城的蓬勃发展冲上云霄!平台声明:观南昌Watch系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bulili.com/wxly/2200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