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万象 >> 万象旅游 >> JanesWalk上海深
上海JanesWalk社区盲盒游——成为居民X的一天聚焦“社区包容性与多样性”,设置不同身份角色居民X,鼓励参与者以新身份视角,换位体验社区设施与活动空间。
继上一篇走街复盘之后,这一期我们将结合工作坊,邀请参与活动的3位嘉宾与我们一起深入聊一聊“包容性”这个话题。本期内容主要以播客的形式呈现,下文为各位嘉宾的观点提炼,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与我们分享你对“包容性”的理解。
▲JanesWalk上海工作坊
Part1:居民X身份揭秘
扮演身份
独居老人|带娃父母|年轻人|行动不便者|低收入者|养花/养狗人士|社区工作者
BATTLE!
本地化的国际社区vs城市里的生态社区
▲活动前参与者补充完善居民X的人设
向下滑动阅览
独居老年居民:虹旭虽然是老龄化的小区,但粉粉嫩嫩,没有在刻意强调“老龄”;它已形成熟人文化,老年人可以种菜喂猫,找到自己做的事,这对老年人来说很重要;但缺少能遮风避雨的活动(打麻将)空间。古北的独居老人过得很浮夸,他们负担得起护工照料,更多时间花在品红酒吃下午茶按摩针灸,和媒体报道中常见的独居老人生活状况大相径庭。
有孩子的父母:空间上两个社区都有足够儿童活动的场地;学区上古北更好;教辅业态上黄金城道更偏(昂贵的)兴趣班,虹旭更多的是应试培训机构。
中等收入年轻人:更喜欢黄金城道。一是小区有门禁会觉得更安全;二是有电梯,收快递/搬家更方便;三是年轻人下班晚,小区外店铺菜场营业时间与年轻人作息不相符。希望社区组织更多有趣的活动或市集。
行动不便的居民:在黄金城道会被牵狗绳绊倒,店铺入口缺少无障碍设施。
低收入打工者:不同工种喜欢不同的小区,比如外卖/快递员更喜欢虹旭小区,无人阻拦电瓶车,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家政人员更偏爱黄金城道富人区,偶尔蹭顿高档饭菜,时常满足虚荣心。希望建立打工者社群、分享低消费店铺、借用地下闲置空间做临时落脚点……
养狗非大陆人士/爱花热心居民:既喜欢黄金城道的高端氛围,又想要虹旭小区的生境花园、老年大学、沿街菜场小店等。希望加入业主群、发挥业主作用,推动社区更加国际化(黄金城道的标识不够友好、只有中文啦!)
社区工作者(观察员):两个社区的特点非常明显,适配于居住人群的年龄、收入、受教育水平等。包容性的矛盾点古北在于不同国籍人士有自己的小圈子,虹旭在于长期居住此地的老年人与经常换租的年轻群体。虽然说没有必要将不同群体强行融合在一起,但希望通过一些活动,让居民可以在某个点上找到共同的兴趣或聊天话题,在社区内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
BATTLE的结论是...
古北包容吗?
养狗人士希望宠物像家人一样自由奔跑;行动不便者害怕被毛孩子和熊孩子冲撞;打工人想要有电瓶车停车点和送货小推车供应黄金城道门店;家长们拒绝电瓶车、想保护孩子的活动场地更安全、多开些兴趣班店铺;老年人希望多开些红酒/中医店;年轻人觉得这里无聊。外籍人士有着自己的小圈子
虹旭更需要社区支持吗?
相比古北高收入的自给自足,虹旭小区更依赖社区支持。老年人没有电梯需要自己爬楼,但可以养花种菜不亦乐乎;溜娃父母担心小区内汽车碰撞,但在生境花园寻得一片自然天地;年轻人找到了可负担的房租,但在晚归时担心无门禁不安全;行动不便者被小区外停满的共享单车阻碍了出行;低出入打工者能在小区外的亲民小店吃一口热乎饭。
Part2播客复盘包容性
包容性城市(InclusiveCities)是指平等重视所有人及其需求和贡献的城市。涉及多个可以相互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空间、社会,以及经济因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1呼吁建设“包容、安全、有弹性和可持续”的城市。
——SDGGoal11:Makecitiesinclusive,safe,resilientandsustainable
▲组织者与嘉宾在闲下来合作社的录音棚录制播客
为了深入探讨包容性这个议题,活动后我们邀请3位参与者一起聊一聊他们的所观所感。下文为复盘播客中各位嘉宾的观点整理,建议搭配文章一开始的播客收听。
嘉宾|小畅嘉琪邹邹
主持|丽雅
插嘴|杜杜希希璎珞
后期|丽雅席尔瓦
场地设备|王越洲
-前方长文干货预警-
1.扮演居民X为参与者带来什么
向下滑动阅览
嘉琪:"themissingpart"
与一般的徒步不同,需要非常细致地的去观察、去参与,可以体验到很多平时被忽略掉的东西。
邹邹:沉浸式体验
两个不同的社区带来一种强烈的对比,而角色扮演则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从自己扮演的身份去观察,可以有更多的体会。
小畅:从未想过的新视角
与去年相比,角色盲盒是一个令人感到惊喜的新环节。对我来说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从一个独居老人的角度去看待社区,观察到以前很多没有看到的东西。
2.能得到真正的共情体验吗?
向下滑动阅览
小畅:不可能达到完全共情,但打破偏见
我觉得达到完全共情是不可能的,更像是平时去社区调研的状态,但扮演能够帮助更多地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看待生活场景。但通过JW的体验和观察,之前对独居老人“窘迫、弱势、需要帮助”的刻板印象被打破了。
嘉琪:预设角度,浅层浸入
角色的设定可以帮助我们带着预设的角度去观察社区,帮助我们将丰富的信息抽象成我们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bulili.com/wxly/23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