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可能并不只是酒龟仙

发布时间:2024/1/2 13:46:25   点击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课文《元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选编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三首古诗。其中第一首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描绘了春节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景象。诗文如下: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部编版的课本中,课文上的注释写中有关于屠苏的解释:[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对于第一句的解释,大部分的因为配套的教师用书中并没有提及,武天老师查阅了很多的教案和课件,大家的解释基本一致——“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由“入”字产生的疑问在武天老师录制视频微课程时候,有学生问我,“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入”是什么意思?于是我按照着查阅到的解释来寻找“入”的意思,最能体现我们解释的就是把这个“入”当作“畅饮”、“饮入”的意思,“入屠苏”就是“饮入屠苏酒”。给学生解释完,总感觉很别扭,王安石为什么把饮屠苏酒说成“入屠苏”呢?难道写成“春风送暖饮屠苏”不更好吗?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和王安石同是宋朝的苏辙和苏轼,写喝屠苏酒,都用到了”饮“字。在宋朝之前的唐朝,李白写《将进酒》,饮酒用了”进酒“这个词。所以,要写畅饮屠苏酒,完全可以写”饮屠苏“或者”进屠苏“,为什么王安石非要用一个”入“字呢?由“入“字,说诗句意思既然有了关于“入“字的疑问,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解释有问题呢?于是我又查询了不少资料,发现了对于”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另一种解释: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这种解释,就显得非常的合理,这句里面,把”入屠苏“解释为”(春风的暖)吹入了屠苏酒里“。那么屠苏酒到底是什么酒呢?为什么叫屠苏呢?屠苏为了给学生解释清楚屠苏酒是什么,也是好奇心驱使,我查阅了关于屠苏的资料,不查不知道,原来,屠苏其实有两个意思:1、屠苏,酒名。古代汉族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如: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屠苏酒、胶牙饧。”2、屠苏,房屋,草庵,《太平御览》引汉服虔《通俗文》:“屋平曰屠苏。”看来第二个解释,我们如果把屠苏的第二个意思,用以解释“春风送暖入屠苏”似乎更合理:“温暖的春风吹入了房屋里“,再结合全诗来看,如果这句解释为“温暖的春风吹入了房屋里“更能和下面两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更贴合,意思上更有承接的关系,解释起来也更为顺畅。想法终究是想法,为了弄清楚,我们还是要继续探究下,屠苏酒为什么叫屠苏酒。通过查阅资料,我找到了屠苏酒名字的由来:屠苏酒,是在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酒品,故又名岁酒。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明朝杨慎解释到:“屠苏本草名,画於屋上,因草名以名屋。”因为屠苏草画上屋梁,所以在古诗中屠苏也被代指为房屋。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可能并不只是酒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王安石的这首《元日》中的“屠苏”似乎也可以解释为房屋,或者这里“屠苏”二字,本来就是作者的一语双关,毕竟这里解释为“屠苏酒”和“房屋”都可以讲得通。您认为呢?

单选

您认为王安石《元日》中“屠苏”指的是什么?

一种酒房屋语意双关,既有酒也有房屋其他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bulili.com/wxtq/268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