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孩子的想象力,为什么比学区房还贵

发布时间:2020/10/4 17:30:29   点击数:

“妈妈,天为什么是蓝色的?”这个问题,想必不管是我们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小的时候,都在3-4岁会连着句子说话的时候问过大人。

有的妈妈会认真给孩子回答天是蓝色的原因,比如这是一个大自然现象,到了晚上天自然会黑掉;也有妈妈喜欢“编故事”,说海是蓝的,天是海的倒影;还有的妈妈不太知道怎么回答,索性告诉孩子“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可以想见,那个回答天是海的倒影的妈妈,她的孩子长大后,想象力一定不会太差。

在孩子一天天你的成长过程中,当遇到孩子每天都在问“十万个”为什么时,这正是他想象力最丰富的成长阶段。

虽然我们每天在朋友圈都会看到很多呼吁家长和老师们不要扼杀孩子想象力的文章,但实际上,当我们的孩子真的在顺着天性,发挥着只有他这个年龄才能拥有的极强想象力时,却经常会被妈妈爸爸的不耐烦,或者老师的“参考答案”扼杀掉。

01

有一位妈妈朋友上幼儿园的女儿,在一次画画课上,把一条小河画成了粉色。

当她高兴地把这幅她心里特别美丽的小河拿给老师时,老师却给了当头一棒:“小河是蓝色的,怎么能画成粉色的呢!”回了家,当妈妈发现女儿情绪沮丧时,询问出前因后果后,并没有先做评判,而是问女儿:“你为什么觉得小河是粉色呢?因为动画片,还是真的见过?”。女儿回答:“因为我觉得粉色好看,我想让小河好看。”

这时,妈妈拿出了一个红色的塑料杯子,接满了自来水:“小河里面都是水,那你看,水是什么颜色?”“红色的!”。随后妈妈又拿了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满水,问女儿什么颜色。“没有颜色”,女儿回答。“所以,你觉得小河应该是什么颜色?”女儿迟疑了一下回答“没有颜色”。

“不,不是没有颜色。你想要小河什么颜色,小河就可以什么颜色!小河可以是粉色的,也可以是蓝色的,甚至可以是绿色的,我家妞妞画的小河真好看!”

就这样,虽然大多数老师都自带这一万个“标准答案”,但这位妈妈用自己的机灵,在这一个小小的时刻,暂时挽救了女儿脆弱而美丽的想象力。

02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上面这个小女孩这么幸运,有一位珍视她想象力的家长。

记得有个很典型的事情,说在一个风景区,导游指着对面一座山峰告诉游客们:“那山峰上两块巨石,就像两只鸡在争斗,我们叫它‘斗鸡’。”于是游客们都说:“哎,真像,真像斗鸡”。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却摇摇头:“不像,看上去我怎么觉得它看上去像沙漠上行走的骆驼呀。”孩子的父亲急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想象力?你再仔细看看……你说,像,还是不像?”

“不……”孩子刚要往下说。“你倒是说呀,像,还是不像?”父亲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导游和游客也在看着他。“像”,孩子的嘴不自然地撇了一下,半天终于吐出一个字来。

想必这一次之后,孩子一个星期内怕是不敢再和大人提“骆驼”这种动物了吧。我们很难说孩子爸爸让孩子说“像”究竟是他真觉得像斗鸡胜过像骆驼,还是仅仅出于世俗的“面子”,但对孩子想象力扼杀的损失,完全不是他这趟亲子旅游的价码可以换回的。

其实,即或我们作为家长有时会觉得孩子的“突发奇想”太过稚嫩、粗糙,但仍然要给孩子更多的鼓励,让他在现有想象力的基础上雕琢自己的想法。

相反,如果家长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去打击孩子想象的自信,那么孩子又有什么可能突破现在这个稚嫩而粗糙的想象世界呢?

03

其实有时,只要我们多给孩子一点点时间,让他解释出自己想象的合理性,我们甚至会从孩子的想象中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有一天我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有个5岁的小男孩。快到饭点的时候,突然间就听到朋友在厨房大声骂自己的孩子。过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小孩把整桶的米都泡进了水里,孩子妈妈正因为这个“熊孩子”的淘气而大发雷霆。

这时我看孩子被骂得挺可怜的,一直站着安静地哭,就蹲下来轻轻问他:“泡了这么多米,一会儿怎么吃的完呀。”谁知道小孩子竟然回答:“是泡给阿姨的,待会吃饭要吃更多的米。”

孩子的回答一下子把我和他妈妈感动得不得了,孩子妈妈也马上抱着孩子道了歉。这一个小事上,我们竟然能看出这个5岁的孩子有特别超前的闪光点:

1.从来没做过饭,泡过米,竟然知道米在蒸以前要用水泡

2.知道来了客人,要体贴人,要招待

可见,一个孩子是要有多么的善于观察、充满对未知技能的想象空间,才能完成这么复杂的操作?即使米放多了,但通过这点小事能知道孩子心智发展如此健全的“惊喜”,想必比给孩子买一套高档学区房,却每天学着标准答案强多了吧。

04

没错,想象力不仅能让孩子更爱这个世界,拥有更美好的心灵,还能让孩子拥有突破自我目前状态、挑出“安全区”的潜质,而这个能力,才是孩子毕生受用的“永动机”。

看过马戏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套路:一只小象被驯兽师用一根麻绳拴在树桩上。一开始,小象拼命挣扎想逃脱,可是越挣扎被拴得越紧。在经历了一次次的疼痛后,小象明白了,乱挣不仅不能自由还会带来疼痛。

从此,小象再也不挣扎了。小象一天天长大,当它已经成长为一头能够卷起一吨重东西的大象时,它仍然乖乖地被一根小麻绳拴在树桩上,因为它仍旧认为,只要挣扎就会疼痛,并且毫无用处!

现实中,这个“麻绳”就是妈妈爸爸的“我不知道”,和老师的“标准答案”。当你问树上10只鸟,开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时,孩子必须回答“一只都不剩”;当你问“龟兔赛跑”谁会赢时,只有乌龟可以先到达终点。可一旦孩子长大进入了社会,他才会发现,原来树上的10只鸟在你掏枪时就飞走了,而兔子过河时正好有座桥。

诚然,我们不可能避免孩子哪一天突然“长大”,来迎接这个充满竞争与妥协的成人世界。就好像再天真无邪的孩子,也终有一天知道蝙蝠侠和圣诞老人不是真的一样。可是,这并不是我们不保护孩子想象力的理由。

我们呵护的不仅是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管是遇到问题的变通能力,还是追求伴侣的浪漫技能,更或是超越竞争者创造力,哪一点离得开想象力呢?

而正重要的是,这个能力并不能知道一套好的学区房来培养。毕竟,当老师和体制化的教育给孩子带来更多“标准答案”时,只有孩子的父母,才能真心接纳孩子的那些“不标准的”宝贵答案。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3-16岁乐高积木、机器人儿童创意课程

联系我们

全国免费--

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bulili.com/wxjc/2014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