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万象 >> 万象景点 >> 冲漠无朕,即万象森然体现了真空生妙有
《传习录》里,陆澄接着问王阳明:“然则所谓‘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者,其言何如?”
这一段很多人都理解错了,这句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五:“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我们可以结合《传习录》后面章节里,王阳明说的这一句一起来理解:
「万象森然时,亦冲漠无朕。冲漠无朕,即万象森然。冲漠无朕者,‘一’之父;万象森然者,‘精’之母。‘一’中有‘精’,‘精’中有‘一’。」
这句话的意思,我们结合佛家的智慧,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文章我们说过“真空生妙有”,也就是道家说的“有生于无”,其实讲的就是心的感而遂通之妙。
我们的本心自性在遇事时,必然会随感而应,从而发出一个心念。
但必须保持心体是无所住的空,也就是必须保持“无善无恶心之体”,才能“真空生妙有”。
也就是,有真空之体,就一定能生妙有,这就是“亦空亦有”。其实就是「冲漠无朕,即万象森然」
而妙用本于真空,所以有诸般妙用,必然有真空的本体,这就是「万象森然时,亦冲漠无朕」
所以「冲漠无朕」是指‘空’,也就是指,无善无恶的心之本体。
而「万象森然」是指‘有’,也就是指,从真空中生出万物的诸般妙用。
所以,背后体现的还是“心即理”,心里具足万物之理。
万物之理就是「万象森然」,这就是「万象森然者,‘精’之母」。
而心就是「冲漠无朕」,这就是「冲漠无朕者,‘一’之父」。
这里的‘一’和‘精’,指的是“惟精惟一”,‘精’就是万物之理,就是「万象森然」。而‘一’就是心,就是「冲漠无朕」。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3%